那天刷手机看到个新闻标题,说什么2022年央企上市公司只有一家挂着ST帽子,心里咯噔一下。ST股,不就是快退市了才贴这标签么?央企也能混成这样?不行,我得整明白到底咋回事。
一、开扒央企ST股名单
打开电脑就查A股名单。第一步先筛出所有带ST的股票,第二步挨个看公司背景。工商信息、股东结构、官网介绍……一个个对下来腰都快坐断了。
- ST熊猫?不行,背景是地方民企。
- ST泛海?地产公司,根子是民营的。
- ST康美?得,又是搞药的民营企业。
鼠标滑了大半个下午,真就揪出来一家:ST华源。点开股东名单一看,国家能源集团排第一位。再翻历史公告,它家前身是东北的国营电厂,正宗央企血统没跑了。
二、翻烂公告查病因
看着这“独苗”就纳闷,到底捅了多大篓子让央企戴帽子?直接搜它前两年的公告。翻开2021年报,好家伙!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直接亏了快100个亿!这窟窿捅得,连审计机构都怂了,在报告里写“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再往前扒拉:2020年扣非净利润负42亿,2019年负14亿……连续三年亏成这熊样,按规则跑不了ST。但重点来了:亏损源头不是经营稀烂!点开“亏损原因”那段细看:财务费用!债务重组!子公司破产重整!说白了全是背了历史包袱。
三、深挖背后的历史包袱
越想越蹊跷,好端端的电厂怎么背上这么多债?查着查着线索串起来了:
- 当年东北老工业区煤电整合,硬把几家濒临破产的煤矿塞给电厂,美其名曰“煤电联动”。
- 结果煤价一跌,这些矿彻底成了碎钞机,工人工资、关停成本、银行利息全压电厂身上。
- 加上当年改制遗留的担保债务爆雷,债权人直接把电厂告上法庭要求清偿。
说白了就是给历史问题填坑填到暴雷。想起以前在国企工作的哥们吐槽:“明明是新公司,账上却趴着上世纪的雷,炸了还得自己扛。”
四、为啥其他央企没事?
心里还是犯嘀咕:国企整合的烂摊子不少,怎么就它栽跟头?仔细对比发现玄机:
特殊性一:大多数央企集团是把问题资产放集团兜着,上市公司只装好肉。但这家早年上市时把坑一起打了包,想甩都甩不脱。
特殊性二:同是煤电央企,另外几家前两年亏得更狠,但人家母公司敢直接百亿级输血注资。而这家母公司当时正在重组调整现金流,腾不出手救急。
说白了,别人家儿子亏钱有老爹兜底,这个儿子不仅自己背着祖传债务,老爹那会儿还腾不出手。
五、结局和我的困惑
后来看到新闻,果然母公司缓过劲就开始行动:低价卖资产还债、剥离亏损煤矿、债务和解协议一条龙。去年ST帽子就摘了,股价还涨了一波。
但敲完键盘更想不通了:明明是个历史问题,明明母公司兜得起,为啥非得等股票戴帽了才出手?咱也不是搞金融的,只能瞎猜:是不是不挂ST就引不起上面重视?或者挂着ST才好跟债主砍价?这里面的道道,比电厂锅炉还烫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