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个基金的过程
那天翻手机银行,看到“农银汇理新能源002190”这只基跳出来,宣传图搞得贼炫酷,绿油油的叶子配个闪电,一看名字“新能源”,嚯!当时我就激动了,这赛道火,风口上的猪都能飞,那不得赶紧上车?我手指头一戳,就把小几千块钱砸进去了,心里还美滋滋盘算着躺赚。
结果差点被名字忽悠瘸了
买完蹲了俩月,账户像死水一样,绿的都没它稳!点开详情一看,好家伙,走势图爬得比我家楼下晒太阳的老乌龟还慢。说好的新能源风驰电掣?咋跟裹了小脚似的?我赶紧上网查,东拼西凑看别人讨论,才发现问题大了——这货名字叫新能源,可它主要买的根本不是锂电池、光伏那些最热门的玩意儿!持仓一拉出来,好多都是什么电力设备、传统制造业的票,这跟我理解的“新能源”完全两码事嘛当时就觉得自己像个憨憨。
动手调整的三招土办法
吃了亏当然不能干等,我开始倒腾。第一件事就是扒它底裤——反复对比历史收益。不是看APP首页那个醒目的“近一月XX%”,这玩意儿水分太大。我专门找它完整年度的表现,尤其是震荡市或者下跌年份的成绩单,结果真让我倒吸一口凉气:19年、20年市场好的时候它确实能涨,但到了21年下半年开始回调那段,它摔得比别人还狠!这下明白了,风大的时候能飘,但风停了,它可能就是摔最惨的那个仔。
第二招,学卡时间点买。我琢磨着,这基波动大(虽然涨得慢,但跌起来可积极),那就不能一把梭哈。我定了个规矩:只在它连着跌了3天以上的时候才动手,而且每次就抠抠搜搜投几百块,跟蚂蚁搬家似的。这么干心里稳当多了,反正跌了就补点,涨了就停手,避免高位接飞刀。
一招是盯着换人。基金经理可是掌舵的,我隔段时间就去扒拉一下看看有没有换人公告。万一那个管钱的老哥悄咪咪跑路了,我可得赶紧打起精神。新来的水平咋样?啥风格?都得重新研究。别钱投进去了,管钱的人换了还蒙在鼓里,那可太冤了。
折腾几个月的小总结
搞了这三板斧大半年,效果不能说翻天覆地,但至少钱包没之前那么揪心了。收益嘛肯定比不上那些一年翻倍的妖基,但慢慢悠悠也攒了点小肉。最大的改变是心态:再也不被名字唬得一愣一愣了。买基这事儿,真不能闭着眼跟风。名字叫啥不重要,里面装的货、扛不扛揍、掌舵的靠不靠谱,这些才是命根子。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想要回报稳当点,就得像个老农民似的,耐着性子,一锄头一锄头慢慢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