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瞎琢磨钱的事。前阵子手上攒了点闲钱,想试试基金定投,好让钱生点利息。结果一到开搞时,我就懵了:市场上基金多得跟超市货架似的,挑哪只才总不能瞎买,万一砸手里怎么办。
说干就干,我立马坐电脑前,打开那些投资平台。先翻了翻大盘指数,比如那个沪深300啥的。一查历史数据,哎哟妈呀,这玩意真能稳得住。我试着对比了几个热门基金,发现宽基指数虽然不会暴涨暴跌,但长期看,曲线就跟爬坡一样慢悠悠往上涨。
为啥我第一招就锁定指数基金?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一开始跟朋友聊天,他说他定投过股票基金,结果亏了半套衣服钱。我一急眼,赶紧搜资料,看到有个博主推荐指数基金,说它省心还抗跌。我自己上手算了下,比方说沪深300的五年收益,比个人基金经理瞎折腾的靠谱多了。哈哈,这下我心里踏实了。
不过光看指数还不够,我得试试真东西。我就往账户里划拉了500块小额定投,找了个沪深300基金开始。头俩月没动静,三个月后一看,小赚了几个盒饭钱。
第二招怎么盯基金经理?
指数基金是稳,但有时想多捞点,就得看看谁在管钱。我先筛了批名字响的基金,挨个点开经理简历。真没辙,有些家伙业绩像过山车,前年赚翻,去年亏成狗。我就专门找那些干过五年以上的人。
- 比如那个姓张的老哥,他管理的混合基,三年下来平均年化能到8%。我偷偷查他换基金频率,这老哥超耐得住性子。
- 还有个女的经理,她在牛市熊市都能稳住不崩。我一看评论区,一群人说她“稳如老狗”。哈哈,这话糙理不糙。
看完这些,我往定投清单里加了个混合基金。试了试水头一个月,还真涨了一点点。
第三招搞定费用和风险
这一步最容易踩坑。我差点掉进一个高费用基金,申购费贵得离谱,亏死你。我学精了,把买过的几只基金挨个比费用。
- 有的基金管理费1.5%,太高了,我就pass掉。
- 有个指数基金只收0.15%,省的钱够我多吃顿火锅。
风险也不能懒着不看。我把基金详情页的风险评级扒拉出来,选了个中风险的。试投后,大盘暴跌那天,我这只基只小跌了一丢丢。
折腾完这三招,我现在定投清单基本固定了:一只宽基指数当基盘,一只稳当点的混合基金当增补。每月从工资扣几百块进去,跟存钱罐一样。半年下来,不仅没亏,还多了点零花钱买奶茶。哈,这办法挺实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