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盘后瞅着账户里那串绿油油的数字,心里直犯堵。这俩月天天对着电脑分析K线,结果预测跟丢硬币差不多准,要么踏空要么套牢。寻思这么干耗下去不是办法,赶紧找了几个券商工作的老伙计取经,折腾了半个多月,总算有点门道了。今天就掰扯掰扯我这小白鼠是怎么被市场反复毒打后攒出点经验的。
第一步:把花里胡哨的软件都卸了
原先桌面上排着七八个分析软件,红的绿的弹窗跳得人眼花。某个周三熬夜盯美股行情,突然屏幕卡死把我都给整蓝屏了。第二天咬牙把那些用不着的外国软件全删了,就留个最基础的看盘工具。这下清净了反而发现,以前那些五颜六色的指标根本看不懂,白白分散注意力。
第二步:倒腾历史数据做实验
上周末干脆管券商朋友要了五年交易数据,拿Excel硬着头皮做表格。从最基础的开始试:只盯三个玩意儿:
- 当天交易量突然放大的票
- 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都在涨的票
- 大盘暴跌时居然翻红的票
拿去年数据做测试发现,只要某支票同时满足两条,后面三天七成概率能往上蹿。周一开始真金白银试水,上午十点半扫出两只符合条件的,下午开盘就各买一手。结果到周四收盘还真涨了4个点,虽然赚的不多但胜在稳当。
第三步:给新闻打标重点
以前看财经新闻从头刷到尾,看得脑仁疼还记不住。现在搞了个土法子:拿红蓝记号笔划重点。政策红头文件用红笔圈"扶持"、"鼓励"这种词;公司蓝通告用蓝笔划"回购"、"订单"这些字眼。上周三扫到某家芯片公司的蓝色标记特别密,周四开盘前挂了单,正好赶上他们下午宣布大单合作,当天吃到七个点。
憋出来的干货
折腾到昨天总算摸出点门道:
- 别让软件牵着鼻子走,看得懂的才叫工具
- 历史数据多跑几遍,找重复出现的简单规律
- 消息面只看带具体动作的,画圈比死记管用
- 宁可少赚不赚,也别信什么"内幕消息"
现在我电脑边上贴满了画圈标记的A4纸,账户那抹绿色总算开始泛红了。不过说到底,预测这玩意儿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带伞总比淋透强。要是明早开盘前突然蹦出黑天鹅事件,这些法子全得歇菜——上个月我端着咖啡杯等开盘,结果被美联储加息的消息呛得直咳嗽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