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儿个跟大伙儿唠唠我咋折腾基金从业这破考试的。当时被公司优化了,在家躺了俩月,寻思总得找条活路,瞅见招聘软件上不少基金公司招人,可这证卡着脖子。得,硬着头皮上。
一、先抓瞎式找资料
刚开始那叫一个懵!两眼一抹黑就知道要考法规、基基和私募股权这三门。立马打开电脑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搜,啥“基金从业资料”、“真题打包下载”之类的关键词全用上。结果更懵圈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要么是公众号让关注领资料,要么是付费群,真正能白嫖的就跟沙里淘金似的。翻了俩小时论坛,手指头都戳麻了,好不容易扒拉到个网盘链接,兴冲冲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压缩包名字写着“2020终极版”!这黄花菜都凉透了?
二、死磕历年真题
后来在某个犄角旮旯的考试群文件里,翻出几份19年到21年的真题PDF,字都糊得跟马赛克似的,但总比没有强。我是这么干的:
- 第一步:打印! 直接小区门口打印店花了三十大洋,把能找到的真题全印出来了。厚厚一叠,捏手里心里稍微踏实点。
- 第二步:裸考摸底 随便抽了套题,掐着表假装正经考试。结果做完一对答案,法规错了快一半!对着那破解析(有些题连解析都没有,气得我直拍桌),发现全是抠字眼的陷阱题,比如“必须”换成“可以”,“工作日”换成“自然日”,就差一个字,答案能直接翻个跟头。
- 第三步:土法炼钢 买了本二手的官方教材,跟块板砖似的。一边刷题一边翻书划重点。错题直接拿红笔在打印的真题上圈出来,旁边用丑了唧的字写上书上原话。特别是那些什么“T+2日”、“净资产比例不低于XX%”的数字,专门找了个烟盒背面记,贴电脑屏幕上,刷牙都能瞟两眼。
三、蹲坑都在刷题
刷题APP下过俩,一个老闪退,一个开屏广告长得能看完半集电视剧。果断卸载!我就认准那堆破打印纸了。
- 把法规部分那些罚款金额、处罚措施、年限规定抄了整整三页A4纸,蹲马桶时就举着看。
- 私募股权的募集流程、投资者门槛这些绕口的玩意,直接用自己的话编成顺口溜,比如“合格投资者要达标,三百万金融资产不能少,百万年收入是王道,机构净资产得过千嗷!”,走路买菜就搁心里头念叨。
- 基基那部分计算题,什么基金净值、申购赎回费,刚开始给我整得头大。后来发现套路就那几个,把公式抄小卡片上,坐地铁就摸出来瞅两眼,硬生生给磨熟了。
四、冲刺靠错题
考前一周,啥新题都不看了。把那堆被红笔涂得跟案发现场似的真题卷子铺了一地。尤其之前反复错的题,逼着自己把为啥错、陷阱在哪儿、对应书里哪段话,都大声念出来(隔壁大爷以为我疯了)。晚上躺床上还琢磨,那道“基金销售机构该干啥”的破题,选项长得跟四胞胎似的,迷迷糊糊快睡着时突然灵光一闪,爬起来翻开书拿荧光笔狠狠划了一道,这下总算分清了!
五、考完一身冷汗
真进了考场,手心全是汗。题目一出来,好家伙,题干长得能当篇小说看。但做着做着发现,那些折磨我千百遍的陷阱换了个马甲又来了!心里就默念:“这坑我跳过!这知识点我抄过!”计算题哆嗦着按计算器,结果跟平时练的套路一模一样。交卷前检查,把那些带“绝对”“必须”“全部”字眼的题又扫了一遍——之前可在这栽了太多跟头。
等成绩那几天,比等相亲对象回消息还煎熬。查分那天哆嗦着点开网页,三门都是60出头!差点把鼠标给扔了!这证现在揣兜里了,虽说考得跟狗似的,但想想那段啃书刷题的日子,连蹲坑时间都被我利用得明明白白,也算值了。失业那阵儿真快喝风了,现在嘛..至少进面了几家基金公司,能混口饭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