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见石墨烯这仨字儿的时候,我连这玩意儿是黑的白的都不知道,就听说能赚大钱,脑子一热就往股市里冲。结果?8块5买的股票,眼瞅着它一路滑滑梯跌到4块2,割肉那会儿手都在抖。
一、买了个寂寞
去年3月,群里突然刷屏石墨烯电池续航翻倍的新闻,好几个群友嗷嗷喊着"龙头股起飞"。我看着满屏涨停截图眼红,赶紧翻出手机银行转账。哪管什么公司研究,光盯着股票名字带"新材""科技"的就往里砸,8万块钱分分钟撒出去三家。结果隔天就变脸——新闻被扒出是旧闻重发,跟风盘呼全跑路,账户绿得跟菜地似的。
二、掉进"专家"坑
亏急眼了开始病急乱投医。某平台刷到个直播间,梳油头的主播敲着黑板喊:"石墨烯龙头名单只送前50名!"扫码进了个企业群,上来就让交3888元"策略服务费"。心疼钱但更想翻本,咬咬牙转了账。等了一礼拜收到个Excel表,打开当场气笑:里面20家公司全是百度随便就能搜到的概念股,最离谱的是连做铅笔的石墨厂都塞进来了!刚想理论,红色感叹号提醒我已被踢出群聊。
白扔钱的教训刻骨铭心:
- 凡是主动送名单的不是镰刀就是骗子
- 张嘴闭口"内部渠道"的赶紧拉黑
- 让先交钱的直接当诈骗举报
三、自己当锄头挖龙头
彻底死了走捷径的心,开始用最笨的办法筛公司。早六点蹲厕所都在翻年报,折腾三个月总结出四招土办法:
1. 查祖宗三代
甭管公司吹得多天花乱坠,先扒它老底儿。有家喊了三年"石墨烯革命"的企业,我顺着专利网查它研发投入——好家伙!去年研发费还不及老板买游艇的零头。更绝的是核心专利早到期了,车间照片里设备全是十年前的款式。
2. 盯客户名单
真龙头肯定傍上大款。遇到家吹"供货宁德时代"的公司,转头就去问宁德采购部的老同学。人家一听就乐了:"他们就送过一次样品,热稳定性连国标都没过!"后来在官网扒到其主力客户,全是XX县农机厂这种单位。
3. 算流水账
有家股价疯涨的企业,年报里石墨烯营收写得明明白白:全年120万。还没我家楼下奶茶店赚得多!更逗的是成本栏写着980万,赔本赚吆喝的典型。
4. 车间蹲点
最狠的一次跑到某"龙头"厂区门口蹲了两天。说好的三班倒生产线,结果下班时间只有七八个老头慢悠悠晃出来,烟囱全天没冒过烟。门口保安跟我说:"去年十一月就半停工,工资都欠着!"
四个月筛出三根真苗子:
- A公司:给军工企业稳定供货五年,车间三班倒
- B公司:拿国家实验室检测报告,专利墙贴满
- C公司:老板抵押房产押注研发,去年毛利超60%
四、真金白银再试水
今年二月重新进场,三家各投3万。现在六月份看,两家涨了40%多,剩下一家横盘但每季都分红。虽然没翻倍奇迹,但晚上终于能睡着觉了。昨天路过证券营业厅,听见大厅里又在喊"新龙头暴涨机会",我捂紧钱包加快脚步——还是回家给韭菜浇浇水实在。
对了,上个月碰见当初骗我3888的"专家",人家改行教元宇宙投资了,西装还是那套亮得反光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