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泡上茶就看见群友在传金鹰股份的重组消息,说什么要暴涨要起飞。对市场传言天生警惕,重组这玩意我见得多了,真真假假掺水分是常事。得,闲不住的手又痒了,索性翻出来查个明白。
一、动手查源头消息
第一步肯定是找官方说法。我习惯性先摸到交易所的公告栏,把金鹰股份最近几个月的公告挨个点开看。翻到手酸,找到几份公告提了重组的事,但说法含糊得很,核心问题统统绕着走:
- 重组具体拿啥资产装进来?公告里只写了个“相关资产”,跟没说一样。
- 交易对方是谁?名字藏得严严实实。
- 最要命的估值和交易价格,直接打了个括号——“(待定)”。
看完公告我眉头就皱起来了,这不就是画了个大饼轮廓嘛馅料是啥完全看不见。
二、找业内人士探探风
公告不给力,只能试试人脉了。想起一个在券商做分析的老朋友,专盯制造业的。立马发微信问他:“老哥,金鹰这重组啥来头?靠谱不?”等消息那几分钟,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得梆梆响。
手机一震,赶紧抓起来看,结果心凉半截。他回得特别干脆:“兄弟,别信外面瞎传。我们内部都挠头!标的信息捂得死紧,尽调都做不了,谁敢拍胸脯说这事儿能成?”后面还跟了个捂脸流泪的表情。得,专业人士都犯愁,说明这水是真浑。
三、死磕交易所文件
我就不信这邪了!公告不透明,总得有点痕迹?调头又扎进交易所官网,专门去翻他们披露的问询函和回复。这类文件往往能挖出点边角料。
找到一份最新的监管问询函,眼睛一亮——监管爸爸果然犀利!直接点了几个要害:
- 质疑重组必要性
- 追问交易标的质量到底行不行
- 要求必须充分提示终止风险
再看公司的回复文件,差点给我气笑。核心信息还是躲猫猫,风险提示倒是挺醒目地加了粗。这态度,活脱脱就是“事儿嘛我还在办,办不办得成?嘿看天吃饭咯”。
四、花钱买个心安
不死心,想着市场调研报告会不会漏点风?掏钱找了个付费的企业信息软件,搜关联方和标的传闻中的名字。好家伙,跳出来的结果七零八碎:有说某某资产的,有提另一家的,还有压根查不到经营实体的空壳名字。关联方信息乱得像锅粥,还互相打架。光看这个,连哪个“嫌疑人”能对上号都搞不清。
今天忙活完的结论
瘫回椅子里灌了口冷茶,结论已经很清楚了:这重组目前就是个薛定谔的猫! 盖子没掀开之前,谁信誓旦旦说靠谱的,不是蠢就是坏。从公告、内幕、监管到关联方信息,全线都在打马虎眼。
我把查资料的屏幕截图、公告摘要、聊天记录一股脑整理好存进文档。今天最大的实践收获就是:面对这种消息满天飞的重组,捂紧钱袋子,搬个小板凳看戏最安全。
关电脑前老婆凑过来瞄了一眼屏幕,撇嘴说:“哟,研究一天,就研究出个‘不靠谱’三个字?”我指着文档里标红的风险提示给她看:“对,就这三个字,值钱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