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2024年稀土股票预测都是扯淡?
去年12月刷手机看到铺天盖地的“稀土大行情”分析,脑子一热把私房钱全砸进某稀土龙头股。结果刚过完年就遇到政策突变,股价跟坐了滑梯似的往下溜,私房钱直接缩水三成。
我蹲厕所都在琢磨这事儿不对劲,干脆花两周时间做了个笨功夫:把国内20家券商研报、行业白皮书、政策文件全打印出来,摞起来有半人高。白天上班摸鱼看,晚上泡面配文件,硬是啃完了178份材料。
真正动手才发现的坑
- 第一坑是数据打架:A券商说全球需求涨15%,B机构表格里却显示库存压到三年最高。我拿着计算器熬夜复核,发现两家用的根本不是同套统计口径。
- 第二坑是专业装神:满屏的“磁性材料溢价”“镨钕氧化物中枢”,实际查海关数据才发现,真正影响股价的是缅甸那几条矿道能不能通卡车。
- 第三坑最致命:某政策文件第27页小字写着“试点配额可转换”,等跑到上市公司官网查公告,发现转换机制要等省级细则——而当时全国只有内蒙古发了文。
为了验证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我周末专门跑了趟包头。在稀土交易所门口蹲点跟贸易商抽烟套话,穿工装混进物流园看卡车实际装载量,甚至伪装成采购商打进河北磁材厂车间。亲眼见到他们仓库里越南来的半成品堆到天花板,厂长亲口说:“去年囤的货今年都用不完”。
钱没赚到,倒赚了顿骂
3月8号那天我兴冲冲写了个分析贴,把实拍照片和数据表格全发网上。结果评论区分两派骂街:散户说我唱空断人财路,机构喷我泄露商业机密。最绝的是某个大V直接转发骂:“连Wind数据都买不起的门外汉装什么专家”。我转头就查了这大V重仓的稀土基金——果然季度持仓全是新能源电池股,跟稀土压根不沾边。
折腾到四月份突然开窍了:什么K线图、政策利好全是障眼法。真正撬动稀土板块的那双手,根本不在交易所屏幕里。五月某天凌晨刷到美商务部更新实体清单,爬起来就清仓所有持仓。两周后行业指数暴跌那晚,我盯着账户里抢救回来的83%本金,终于把打印的178份材料全卖了废纸。
废品站大爷过秤时说:“小伙子上班挺认真,笔记做得这么厚”。我捏着卖废纸换的二十六块三毛钱,心想这可比炒稀土赚得踏实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