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翻抽屉找充电线,结果扒拉出两年前打印的盛屯矿业交易记录,皱巴巴的纸上全是红烧肉油点子。突然好奇这堆数字能榨出啥汁水,干脆打开电脑整活试试。
第一步:扒拉历史数据
我先打开炒股软件,点进盛屯矿业的分时图页面。把时间轴往回拽到2019年,手指头在触控板上划拉得发烫。看到右下角有个小箭头标着"导出",立马戳下去。结果跳出来十几个文件格式选项,什么txt、csv看得眼晕,随便选了个excel格式。
等导出的功夫去泡茶,回来发现文件已经躺在桌面了。打开一看傻眼——二十多列密密麻麻的数字,开盘价收盘价还好认,什么"内盘外盘""量比"这些词跟天书似的。
- 拿红笔在打印稿上圈出要用的:日期、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
- 把其他七七八八的列全给隐藏了
- 手动画了条粗红线标出2020年3月疫情暴跌的位置
第二步:Excel里瞎折腾
盯着屏幕发愁时突然想起小区超市搞促销的法子。他们不总爱贴"历史最低价"标签么?我也给数据标标高光时刻。
- 在收盘价旁边插新列,敲公式=MAX($D$2:D2)
- 往下拽公式时发现2021年5月那栏突然飙红——12.8元!赶紧标注"矿价疯涨期"
- 顺手把成交量超百万手的日子用黄底标亮
最搞笑是画折线图那会儿。本想看价格走势,结果手滑点了三维饼图,跳出来个彩色大烧饼,成交量数字全挤成芝麻粒儿。气得直接摔鼠标,后来老老实实选了个最朴素的曲线图。
第三步:买菜式比价
端着打印件蹲阳台研究,楼下飘来红烧肉香味突然开窍。这不就跟菜场比价一样么?
看价格波动:
2020年像坐过山车,3月跌到3块多跟白菜似的,12月又窜上8块。当时要能在菜场这价格波动,囤大白菜的早发财了。
盯成交量:
发现个规律——每次放巨量之后不是大涨就是大跌。去年8月那天冒出来三百多万手交易,隔周股价直接瘸腿往下溜。
挖黑历史:
特意翻出2020年年报发布前后的数据。果然公告前五天成交量偷偷涨了四成,价格却装死不动。这要不是耗子搬家提前知道粮仓位置,我把显示器吃了!
现在买菜都带表格
昨天去超市看到猪肉涨价,第一反应竟是翻手机看牧原股份走势。老婆骂我魔怔了,但真觉得这堆数字比新闻实在。庄家画饼骗散户的时候,成交量和价格从来不说谎。那些突然放量却不涨的日子,八成是有人在偷偷倒货。
对了,导数据那会儿忘说个糗事。起初想偷懒搜现成分析报告,结果跳出来的全是券商彩虹屁。气得我把键盘敲得噼啪响:想要吃到肉,果然得自己杀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