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到个标题《汉王科技目标价100元未来会咋样?》,手一滑就点进去了。好家伙,全是券商画的饼,什么AI风口、技术护城河、爆发式增长,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心想这玩意儿真有谱?干脆自己动手扒扒看。
翻箱倒柜找资料
我先把手机里的炒股软件挨个戳开,把汉王近三年的财报数据全拉出来了。好嘛营收跟心电图似的——2021年蹭蹭涨,2022年“哗”掉一截,2023年又半死不活地爬坡。净利润更别提了,去年还亏了小几个亿。截图都存了一屏幕,越看越觉得那“100块”像飘在天上的风筝。
接着我去挖那些喊“100块”的报告。找报告就跟在沙子里淘金一样,免费的都是摘要版,关键内容模模糊糊。看到一句“基于AI文本业务爆发预期”,我就琢磨了:这“爆发”在哪儿?干脆翻到他们官网,把智能办公本、扫描笔的销售页面刷了个遍,用户评价里“识别不准”“电池拉胯”的吐槽倒是一抓一大把。截图、录屏搞了一堆,文件夹塞得满满当当。
蹲点看热闹
心里不踏实,跑去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蹲了几天。好家伙,全是散户在问:“董秘!AI收入占比到底多少?”“目标价有依据吗?”董秘回复清一色复制粘贴:“感谢关注,公司生产经营正常。”看得我差点把手机捏扁。顺手就存了一堆这类问答截图,标签都打好了,名字叫“官方太极合集”。
线下的笨办法
线上的东西虚头巴脑,我干脆周六跑了一趟本地的电脑城。柜台摆了几款汉王的产品,问导购小伙子:“这扫描笔卖得火不?”人家头都没抬:“一个月能出两三支算走运,现在谁还用这个?”我偷偷把带LOGO的柜台拍了,连着他那副“别耽误我玩手机”的表情一起存档。
晚上约了个在券商做研究员的哥们撸串。三杯啤酒下肚,我问他:“汉王这100块目标价,你们内部真信?”他筷子一撂,嘿嘿一笑:“我们领导让写,那就写呗,总得有东西撑门面不是?你较这个真干”这话一出来,我手机里那堆截图、财报、报告瞬间感觉像废纸。
收尾都是馊主意
回家路上越想越没劲。那些什么AI概念、目标价预测,堆在文件夹里像一堆五颜六色的泡沫。我鼠标一甩,直接把所有“汉王100块”的文档全拖进回收站。桌面上就剩下几张照片:电脑城冷清的柜台,券商朋友油乎乎的嘴角,还有我自己在电脑前瞪着一堆数字发懵的倒影。
对了,后来刷到新闻,说他们董秘在回答机构调研时,原话是“目标价不代表公司立场”。得,合着我白忙活大半个月!手机相册里那张写着“100元目标价”的研报封面图,被我手指头一划,彻底删了。看着空空如也的屏幕,终于踏实了——这玩意儿,真不如去研究怎么抢食堂阿姨不抖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