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聊聊我这个月的投资捣鼓历程,特别是我怎么选中邮基金那个"趋势精选"产品的经理的事儿。我开始根本没当回事,就觉得基金这东西风险小点,总比存银行强。一月初,我闲得发慌,在家刷手机,看到中邮基金的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啥"趋势精选"能紧跟市场赚钱。我心一热,就打开电脑,想买点试试。
折腾的开始:为啥盯上这三位经理
结果一查,我蒙圈了。网上基金产品一大堆,光是中邮家就有十几款带"趋势"关键词的,什么智能趋势、增长趋势,乱七八糟的。我点开那个"趋势精选",界面一堆数字和图表,看得眼都花了。数据是啥意思?我也不懂,只能瞎琢磨。最头疼的是,谁来管这个基金?产品页面列了好几个名字,像张三、李四、王五这三个,业绩介绍都写得贼但真信谁?我跟老婆抱怨,她笑我傻:“你这不自己找罪受?直接抓个顺眼的就完了!”可我不甘心,想着既然干这事儿了,就得弄清楚点,毕竟咱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琢磨着得下手干点正事。我先用软件翻他们仨的老底。张经理经验丰富,干基金快十年了;李四,年轻点,但宣传里说投科技公司牛逼;王五的背景更神,搞海外投资的。我对这些一窍不通,只能靠感觉。打开浏览器搜他们的过往业绩,结果全是专业术语,像啥"年化回报",我赶紧找朋友帮忙翻译。朋友发来一堆截图,说白了就是“过去几年赚了多少钱”。我盯着屏幕,发现张经理2019年市场差时亏得少;李四2020年疫情后涨得多;王五波动大,风险高。这破信息来回切换,看得我头疼。后来我总结了下,这三大经理的关键是各有所长:张稳当、李敢冲、王会玩国外,这不就是覆盖了不同路子?不然单挑一个,万一市场变化大,就栽了。
实操过程:咋对比定人选
然后我就动手做个小实验。我先掏了一小笔钱,分成三份,各买他们仨管的类似产品,模拟测试。买了后,每天下班就蹲在电脑前看涨跌。头一周,李四那个跳得快,高兴死我了;第二周跌得惨,我肠子都悔青了。张经理那儿稳如老狗,波动小,但没惊喜。王五的海外基金更玄乎,新闻说国外股市跌了,它就跟着溜。我天天翻记录、做笔记,拿本子记每天赚赔数。过了一个月,我累趴了,老婆骂我“瞎折腾”,但我觉得值了,好歹摸清了门道。
- 张经理关键在“稳”:他管得慢工出细活,像煮汤一样,味道好就行,不怕火烧火燎。
- 李四关键在“冲”:这小子敢赌热点,投新科技,赚钱快但也跌得快,跟过山车似的。
- 王五关键在“广”:他眼界宽,不只看国内,还搞海外的,帮基金分散风险。
阶段,我拍板选了“趋势精选”让张经理主理。为我复盘自己那三份钱,张的那份亏得少,其他俩坐过山车我睡不着。二月头,我正式下单,把钱全怼进去了。操作完,感觉浑身轻松。到现在运行还行,没大起大落。分享这个经历,我就想说,挑经理别贪大贪快,这三大块儿兜着更靠谱。以后大家弄基金,也可以试试这笨法子,自己折腾一轮比看广告强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