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撞墙期
前天下午开部门会议,老板突然问我:“咱们上个月主营业务利润率多少?”我脑子嗡的一下——这词儿听着熟,但具体怎么算真没记清楚。只能含糊说“等会儿发您报表”,结果散会后对着Excel发呆半小时。
第二步:乱翻资料
先是百度搜公式,跳出来一堆术语:毛利润、营业利润、税前利润...看得我太阳穴直跳。某度知道里有人说要减税金,有说不用减;有人说要剔除投资收益,有说包括补贴收入...越查越乱,气得把键盘往前一推:“这帮专家能不能说人话?!”
第三步:求救老会计
溜达到财务部找王姐,她正啃着苹果做账。“利润率不就是(收入-成本-费用)÷收入嘛”她随手在废纸上画了个框:“记住三要素就行...”突然被电话打断,我攥着纸片往回走,结果在楼梯口把咖啡洒上面了,关键数字糊成一团墨疙瘩。
折腾到下班前终于搞明白:核心就抓三个数
- 主业收入:纯卖货/服务的钱,别把理财利息往里塞
- 直接成本:生产原料+人工,包装盒钱也算
- 期间费用:销售提成、物流费、办公室水电
第四步:血泪实操
拿上月数据开刀:
- 主营收入(A):87万
- 减原料成本32万
- 减人工工资18万
- 减物流仓储9万
- 减销售提成6万
剩个22万,拿22万÷87万≈25.3%——结果和财报差3个百分点!后来发现漏了给房东的空调维修费2万块,塞进费用重算,终于对上报表数。
最终公式长这样:
- (主业收入 - 直接成本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主业收入 × 100%
现在彻底整明白了
昨天晨会老板再问利润率,我直接脱口而出:“24.1%,比上月涨1.2个点,因为砍掉两个赔钱产品线。”看着他惊讶的眼神,心里暗爽——搞懂公式的最大好处不是会算数,是能说清楚钱从哪里省、利润往哪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