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多那会儿,我打开电脑盯着大盘,左看右看都觉得不对劲——我昨晚研究半天的预测指标,怎么跟实盘走势差得越来越远?赶紧翻了翻自己的记录本,发现又踩了三个老坑。
第一步:清空缓存式复盘
直接拽过笔记本,把昨晚写的三条预判理由全划掉。屏幕切到分时图,从上午10点半那波跳水开始重新跟,这回光盯着成交量柱子颜色变化,别的啥也不看。结果发现个鬼故事:我以为的"主力护盘"红柱子,是量化程序在砸盘撤退!
第二步:翻烂交割单打脸
调出自己上午的操作记录,对照着当时大盘的分时图死磕:
- 9:45追高的XX股,当时以为站稳五日线了,根本没注意换手率已经飙到前天三倍
- 11:20补仓的消费股,只看板块涨得完全忽略龙头股早就在偷偷放量出货
手机相册里还留着当时截的K线图,用红笔圈出自己选择性眼瞎的地方,越圈脸越烫。
致命三连坑
翻完记录气得直拍大腿:
- 坑一:把跟风股当龙头捧 看见板块飘红就无脑冲,结果买的全是杂毛
- 坑二:拿苍蝇腿肉当主菜 日内做T赚了两百块乐开花,错过主升浪
- 坑三:拿旧地图找新路 用上个月的震荡策略玩单边市,被连续打止损
笔记本上还粘着昨天写的"震荡行情操作指南",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现在补救土办法
把交易软件自选股缩到10支以内:
- 每支股底下用红色加粗标主力成本区
- 手机闹钟设两点半准时提醒:检查量比突变量
- 买卖记录本新增"犯蠢原因"栏,每次必须写满20字才能下单
收盘那会儿看着修正后的笔记,突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就是死磕MACD金叉,硬生生错过新能源行情,被套在消费股里大半年。要是当时肯像我今天这样抽自己两巴掌,也不至于现在账户还绿着。行了,脸也打完了,该去淘米煮饭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