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俺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前阵子想去趟九寨沟放松放松,结果找了个旅行社报名,心想报价便宜就图省事儿了呗,结果到了地方,发现各种隐藏收费冒出来,啥自费门票、小费啥的一堆,搞得整个行程跟打仗似的,回家还亏了千把块。这回我就琢磨着,必须得学聪明点,不然玩啥超值假期?干脆亲自研究一下旅游价目表,从头到尾撸一遍,精打细算点。
先说说俺怎么搞到价目表的
第一步,我就上网查了几家当地还算靠谱的旅行社,比方说国旅、康辉这些名字听过的,二话不说直接电话打过去问价。开头人家给的都是一张电子表格或者纸质单子,我眼睛一亮,发现里头密密麻麻的,跟菜单似的。为了多比较,我连跑三家门店,一个一个讨来纸质版的,不夸张的说,累得要死,但值得——每家内容五花八门,这家写“成都五天游”,那家写“九寨深度团”。
解读费老鼻子劲儿了,但关键都在细节里
拿到一堆表后,我就坐下来喝口茶,慢慢翻起来。先抓重点看费用构成,可不能光瞅着大字的价格唬人。举个亲身例子:有个团价明明写着“2000元起”,我一条条扫,发现下面小字写着“自理费用包含门票加餐1500”,差点中招!回头仔细翻摘要2提过的那点子,对照着核对每项基础费(像交通和住宿),再瞪眼找附加费(比如保险、景点额外收费)。
- 看清服务包含啥:就拿住宿来说,价目表常含糊标“准星级酒店”,俺直接打电话追问“到底是三星还是没星的”,逼着对方写清名字,不然太容易忽悠人。
- 别信报价一刀切:有个团号称包吃住,但实际一算,餐标才10元一人,我寻思自己买盒饭都更划算,果断跳过。
- 小心折扣猫腻:看到一家写“老人小孩优惠”,我硬着头皮问客服“优惠多少”,结果人家当场降了200块,敢情这些优惠都是活生生的砍价空间!
中间我还真遇着点儿麻烦,价目表上有个“自由活动”项,我脑补是放风时间,结果细查发现算自费项目,可坑爹了,赶紧拿红笔勾出来标重点,参考那些摘要建议,坚持问客服“这到底是不是免费”,没明确答案?直接pass!
比较和决定时,我直接拉单子拼刺刀
下一步就比较价儿了,我把每家的报价拆成基本费用(比如路费)、附加费(保险费)、和服务质量(客服响应)三块,自己搞了个表画出来。挑出个“九寨四天游”,A社报价2800,B社只要2000,但查评价发现A社客户点赞多,客服秒回;B社一堆差评,说住宿缩水。俺一拍大腿,学聪明了——价格低不顶用,得综合着来。
为了砍点儿价,我也没闲着,打电话给B社,开门见山“1800行不”,人家一犹豫,我赶紧说“反正你们还能卖别人名额”,来回磨叽几下,真给降了。不过记住,别掉进低价陷阱!参考那个摘要4提的,150块的团?拉倒,一看就是购物团,我直接扭头。
签约前,我死盯合同和反馈
决定后,我跑门店签合同了。人家拿纸质版给我,我愣是一个字一个字抠,重点看费用明细(像住宿标准)和不含项(比如退改签费),照摘要8建议,真问客服“保险回执单给我不”?不给?差点儿翻脸。签完我还留发票拍照,省得日后扯皮。
搞定后玩得爽歪歪
折腾下来,这趟旅行总算没掉坑。价目表学透了,俺挑了个3000块不到的团,吃住舒坦,导游还挺热情,省钱不说,还多了点自由钱买特产。回头想想,精打细算真值——咱普通老百姓玩得起,关键就在费点儿心思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