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后台有人问怎么给盟科药业这种医药股算目标价,我寻思干脆把自己的笨办法写出来得了。这事儿我去年也抓瞎过,券商研报动不动喊50块80块的,看得我脑瓜子嗡嗡响。后来硬着头皮搞了仨月,攒出这套土法子。
第一步:先搞明白这公司是干啥的
去年3月第一次听说盟科药业,名字听着挺唬人。我直接钻进他们官网找在研药品,结果满屏"MRX-4""康替唑胺"这种天书词儿。没辙,抱着说明书当字典查,才弄明白主力是搞抗感染药的。
- 把官网"研发管线"栏目当连续剧追,看见红色"临床III期"标签就标重点
- 扒了五篇行业报告,发现他们在耐药菌领域卡着个身位
- 蹲了两场业绩说明会回放,发现管理层总爱提"中美双报"这词儿
整完发现这公司特别像刚出新手村的玩家,手里握着王炸药但还没变现,当时股价才8块多。
第二步:翻同行的老底作参考
上个月突发奇想,把药明康德、百济神州这些前辈的K线图全扒拉出来。拿记号笔在电脑屏幕上画时间轴:从新药获批到股价开涨平均差45天,首年销售额过10亿的涨幅基本翻倍。
具体比法:- 拿着盟科的康替唑胺销售数据,跟云顶新耀的依拉环素对表
- 查FDA审批记录时手滑点进俄文网站,挂着翻译器捣鼓半小时
- 把竞争对手再鼎医药的PS估值倍数抄在小本本上:12.7倍
完事儿发现盟科当前市值还不到头部同行的脚脖子,但管线进度条已经加载到70%了。
第三步:拿计算器硬算
上周三晚上泡了浓茶开干。先按最保守路子来:
- 把在研药品成功率砍到30%(实际行业平均40%)
- 销售额预测直接打对折
- PE倍数按疫情前医药股20倍算(现在都30+了)
按完计算器跳出28.3元,自己都吓一跳。不死心又套用DCF模型,把贴现率调到15%这种离谱数字,结果还卡在25元上方。这时候才信券商没完全瞎扯,但得把他们的预测砍掉三成泡沫。
血泪经验
现在你们看我算得轻松,光第三步就栽过跟头。刚开始拿PE直接乘净利润,完全没注意人家还没盈利。后来发现得看PS(市销率),把未来三年预测营收当尺子量。
最要命是今年春节那会儿,算出来目标价35块兴冲冲加仓,结果FDA发延期审查通知,当天就跌掉半个月工资。现在学乖了,目标价至少分三档:
- 保守版(审批延迟/销售扑街):15-18元
- 正常版(按计划推进):25-28元
- 梦幻版(爆款药出海):40+元
按这土办法虽然算得慢,但至少不会被大V牵着鼻子走。昨天收盘14.8块,我摸着去年套牢的仓位也不慌了——抽屉里还留着28块的测算草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