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刷手机看到医药股集体飘红,心里就痒痒的想试试水。结果一翻论坛,全是专家推荐什么"明日必涨牛股",看得我头皮发麻。去年瞎跟风买过一回医疗股,好家伙,套牢半年才解套,差点被当韭菜给割了。
一、闭眼乱撞时期
刚开始那叫一个莽。早上九点半准时蹲在电脑前,打开炒股软件就盯着涨跌幅排行榜看。哪只医疗股涨得快就追哪只,跟打地鼠似的乱点一通。记得有次刚买进某疫苗股,下午就爆出生产线被查的新闻,当天直接吃了跌停板,两万块钱眨眼缩水两千。
- 瞎看新闻联播:听说政策扶持民营医院,连夜加仓专科医院股,结果发现人家财报里80%收入靠卖保健品
- 迷信大V直播:跟着某财经博主买创新药概念股,他说"技术指标金叉必涨",转头就给我叉进ICU躺了俩月
二、摸索门道阶段
亏疼了才想起来翻书。跑去图书馆扛回半人高的投资书籍,发现医疗股跟普通股票还真不一样。上周三特地请假在家,把二十多家药企年报铺了满桌,拿红笔勾勾画画三小时,终于揪住几个要害:
1. 研发费用占比:这个太要命了!有家做抗癌药的公司广告打得震天响,结果研发投入才占营收3%,销售费用倒占了58%,这不就是个卖包装的?果断拉黑名单。
2. 集采中标率:在抽屉里翻出五盒一模一样的降压药,全是不同药厂产的。立马查资料发现,能在政府集采中抢到单子的企业,毛利率掉得比电梯还快。但中标多的公司就像拿到长期饭票,股价波动明显小得多。
3. 库存周转天数:我舅开诊所的,他说去年进的抗生素到现在还没用完。赶紧查了几家医药流通企业,果然有两家库存周转超过200天的,货都堆在仓库发霉了,财报再好看也不敢碰。
三、实战避坑心得
前天用新方法试水,专门筛了家做慢病管理的公司。先看它研发费占比18%,政府集采中标6个品种,库存35天就能周转一轮。虽然当日涨幅才1.8%,但今早突然跳空高开,持仓总算见着点红光。
说个血泪教训:千万别信什么"独家秘方指标"!上周遇到个收费荐股的,吹嘘他有内部审批数据。我故意拿已获批文的数据反问他,结果对方愣说还在审评阶段。这种坑蒙拐骗的,举报键我都按出火星子了。
(舅舅的诊所去年差点被囤货拖垮,现在改周采购制了。回头查那家库存周转差的企业,最新公告说经销商正在集体维权...幸好跑得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