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吃饭差点被朋友问懵了。酒都端起来了,他突然问我:“你懂股票,A股和H股到底啥区别?”我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这问题听着简单,真要讲清楚还真得琢磨琢磨。
第二天睡醒我就憋着劲儿搞明白它。先打开手机瞎搜,好家伙,跳出来的解释全是“境内上市”“境外上市”“人民币结算”“港币结算”,字我都认识,放一块儿跟天书似的。翻了二十几个网页,头昏脑涨,感觉看了个寂寞。
- 第一招不行:直接看百科?全是专业名词绕口令。
- 第二招扑街:搜视频教程?要么啰嗦半小时没重点,要么开口闭口“二级市场”“跨境套利”,听得我想砸手机。
- 第三招碰壁:问群里的大佬?人家甩来一堆券商研究报告链接,点开全是英文缩写,当场劝退。
气得我瘫沙发上发呆。关键点到底在哪儿? 我琢磨:普通人就想知道它俩在哪儿买?用什么钱买?谁管?
爬起来重新翻笔记,把查到的零碎信息硬往这几个框框里塞:
- 地盘儿不一样: 在上海或深圳大超市(股市)卖的就是A股,在香港大超市(股市)卖的就是H股。
- 花的票子不一样: 买A股你得用人民币,买H股你手里得有港币(或者通过特殊通道换)。
- 管事的老板不一样: A股归国内(比如证监会)管,条条框框按国内规矩来;H股主要听香港那边的规矩,两套玩法。
- 一家公司能同时在两家开店: 比方说某家银行,既能在上海卖自己的“特产”(A股),也能跑到香港去卖同一款“特产”(H股)。神奇?但同一种货在两家超市价格经常不一样!
这么一盘,好像通了!核心就这四点:在哪卖、用啥钱买、谁说了算、是不是同一家公司分身。 复杂玩意儿拆开嚼,总能咽下去。
为了验证对不对,我特意扒了腾讯的资料。腾讯在香港上市,是H股;但它没在国内上市,所以没有A股。反观工商银行,它两头都占了,既有A股代码,也有H股代码,自己跟自己“打擂台”。 这就把上面第四条点焊死了!
搞明白那晚我赶紧把这四点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标题就叫“A股H股吵架拌嘴识别手册”。下次再有人问我,直接甩这四条,省得他听得翻白眼,我也讲得口干舌燥。回头翻看备忘录,突然想起前两年手贱买过H股ETF,当时连H股是啥玩意儿都一知半解就冲进去,结果亏得肉疼。你看,不懂瞎买就是在赌场扔钱,还不如请朋友喝顿啤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