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借壳上市的公司怎么选?关键技巧帮你避坑!

二八财经

上周末窝在沙发刷财经新闻,突然看到好几条借壳上市的推送,遥控器都快按烂了也没找到想看的剧,干脆心血来潮开始扒2023年那些传闻要借壳的公司。搞这个不为别的,纯粹是去年被朋友拉进坑亏过钱,今年想自己折腾明白点。

第一步:先搞清楚谁在传借壳

我翻遍了股、雪球还有几个财经论坛,把名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公司都记在小本本上:晨光科技、海达建材、威胜电子这三家被念叨得最多。接着直接打开炒股软件,一家家查它们的基本面。重点看了俩东西:

  • 市值是不是够小(最好别超30亿)
  • 股东名单里有没有突然扎堆的个人户或者新冒出来的投资公司
结果发现晨光科技最对味——市值才22亿,前十大股东里凭空多了三个自然人,持股比例还差不多!

第二步:扒壳资源黑历史

这步太关键了!去年我朋友就是栽在这儿。我专门去翻交易所的公告栏,用公司名字搜“处罚”“问询”这些关键词。海达建材直接被筛出去——去年因财报问题吃过警示函。这时候想起个老股民教我的歪招:查公司官网的招聘信息。如果突然招一堆会计或法务,很可能在搞动作。威胜电子官网果然挂着“急聘并购重组专员”,看得我一拍大腿!

第三步:看壳干不干净

吃了去年的亏,这回我把财务报告放大打印出来,拿着红笔逐行划拉。专门盯着两个雷点:

  • 有没有一堆说不清用途的应收款
  • 大股东股票质押是不是快顶到天花板了
晨光科技的应收账款占了总资产四成,威胜的老板股票质押比例85%。看到这儿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在小本本上画了个大叉。

第四步:盯盘口找狐狸尾巴

最玄乎的环节来了。从这周我定了个闹钟,每天下午两点五十蹲守盘口。重点观察尾盘十分钟,尤其是那些莫名其妙突然放量,硬生生把股价顶上去的。晨光科技周三搞了这出戏,两千手买单唰地把价格打高3%。有意思的是第二天直接低开,这手法跟我去年踩的坑一模一样!

来个土法子验证

周五上午我干了件特蠢但有用的事——打上市公司电话假装债主讨债。威胜电子的电话根本打不通,海达的座机居然转接到食堂去了!晨光的前台倒是很警惕,听说要谈债务立刻转给个说话带律师腔的人。虽然没啥实际信息,但至少说明公司在动状态。

折腾完这些,我的小本本就剩下一页纸:

  • 排除有黑历史的公司
  • 抛弃财务埋雷的壳
  • 警惕庄家玩盘口把戏
  • 反常的岗位变动可能是线索
去年要是肯花这点功夫,也不至于亏掉三个月工资。不过也没下手,毕竟真金白银的事儿——宁可错过十个机会,也不能踩一个坑! 你们要是真想试试,建议带瓶眼药水,看公告能把人看瞎...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