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折腾基金费率的事儿够够的,干脆把踩过的坑捋一遍。起因是手贱想加仓个001302,结果发现各个平台收费完全不一样,气得我差点把手机扔了。
第一步:翻账户找费率
早上打开证券APP,直奔持仓里那个001302。点开交易记录琢磨着再买点,结果费率栏只写了个"详见费率说明"。戳进说明页,满屏小字看得眼晕,愣是没找到具体数字。搞这么复杂干嘛喂!
第二步:全网比价跑断腿
掏出备用机同时开三个平台:券商自家、银行理财端、还有个第三方销售平台。同一只001302基金:
- 券商显示申购费0.15%,赎回费按持有时间从1.5%递减
- 银行APP直接跳"申购手续费1.2%"的大红字
- 第三方平台更绝,首页标着"费率0.1折起",点进去要开户才给看详情
举着三台手机原地气笑,同一只基收三样钱,玩变脸?
第三步:抠细节防暗坑
蹲阳台抽了根烟冷静下,把券商那个"费率说明"PDF下载下来细啃。好家伙,藏着好几个雷:
- 赎回费写着持有满7天免收,但小字标注"仅限C类份额",我买的A类得满30天
- 申购费显示0.15%,最少要收5块钱,买1000块照样扣5块
- 最坑是下午三点后下单,赎回时间按下一个交易日算,白白多耗一天
血泪换来的避坑指南
折腾到下午四点终于整明白:
- 别信首页宣传的"1折费率",点进购买页才算真实价
- 买基前必须手动点开"交易规则",重点看赎回时间和最低收费
- 不同平台比价时,要确认是A类C类同款产品(字母差一位价格差十倍)
- 三点钟是 deadline!超时下单等于送钱给平台
发现001302在券商买最便宜,但赎回期比我以为的长半个月。算了算持仓时间不划算,干脆改买别家的C类基。省下的钱晚上加了鸡腿,这波操作值了!
总结就一句:买基前把手指戳进规则页,抠字眼比选基金还重要。白花花的银子,可别喂了中间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