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沙发上刷到理财广告那天
那天下午正瘫沙发上刷手机,好家伙,满屏都在吹“布局新经济赛道”,看得我眼热。正好手里攒了小几万闲钱躺银行吃那点蚊子腿利息,心一横:搞点基金试试!手指头划拉半天,就盯上这个“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名字够唬人,“新兴动力”听着就带劲。
点开页面一看,嚯,近一年业绩曲线往上窜得跟火箭似的,底下评论区更热闹,清一色“后悔买少了”、“躺赢”,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这还用想?买! 立马翻出身份证银行卡,噼里啪一顿操作开户、绑卡、输金额,连那个长得跟验证码似的基金代码都懒得细看,直接闭眼确认付款。一气呵成,感觉钱生钱的康庄大道已经铺到脚下了。
第一个坑:经理说跑就跑?
钱扣完第二天,美滋滋点开APP想欣赏下自己的“新经济布局成果”。顺手翻了翻基金详情页,手指头刚划到“基金经理”那块,心里咯噔一下——管理这基的那位“大神”,基金经理栏名字灰了!公告栏里躺着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因个人原因离任”。
我这钱昨天刚打进去,今天经理跑了?? 之前那亮眼的业绩可全是这位大哥(还是大姐?)捣鼓出来的!新人啥来路?风格咋样?两眼一抹黑。赶紧去搜新人经理的履历,好嘛管过几只基,业绩平平淡淡,就像喝白开水。心里瞬间凉了半截,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刚上车司机就换人了,这车往哪开全靠猜?
第二个坑:你以为的低?是山顶!
经理跑了这事儿膈应得我够呛,开始认真看看别的信息。点开“净值走势图”,手指头扒拉着放大看——差点没背过气去! 我自以为“低点”买入的那天,净值曲线尖尖的,高耸入云。敢情我不是抄底,是结结实实站山顶上了!
往前翻历史,好嘛这基近一年确实涨得猛,但波动大得跟过山车似的。我买那会儿,恰恰是它冲得最疯、泡沫最厚的时候。评论区那些喊着“后悔买少”的主儿,人家都是早早便宜时候上车的,现在正乐呵着。我?妥妥的接盘侠,高价买了个热闹。 怪不得买完就感觉不对劲,账户绿油油一片,浮亏六千多,够买半头猪了。
割肉?补仓?还是躺平装死?
现在这局面真是骑虎难下。割肉跑? 六千多真金白银打水漂,肉疼!咬牙补仓摊薄成本? 瞅瞅那位“白开水”新经理,再看看这泡沫,真怕越补洞越大。躺平装死? 账户那绿光每天照得我心慌。
还是怂了,怕后面再跌,心一横,割了大半出来,剩下一点留着当个教训标本。 这笔买卖算下来,学费交得够够的。回头坑就俩,但踩得结结实实:
- 坑一:买前没看爹(经理),爹跑了你傻眼。 看业绩不如看谁做的业绩!核心人物跑了,地基就松了。
- 坑二:广告里都是金子?那是引你接盘的幌子! 吹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站岗的时候。看历史位置比看近期涨幅重要一万倍。
现在懂了,买基金跟买股票一个道理,人多的地方,吹得最响的时候,八成就是坑。 啥“新兴动力”,没那火眼金睛和玩波段的本事,冲动进去就是纯纯给自己“割韭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