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后台好多人催我聊指数基金,特别是怎么买上证指数这块。我去年才开始玩这个,中间踩坑踩到肉疼,今天直接掏心窝子讲讲实操过程。
一、开户差点被手续费坑死
刚开始我以为开个证券账户就行,结果下了四五个APP挨个注册。第一个平台开户完弹窗蹦出个“尊享万3佣金礼包”,还写着限时优惠。我脑子一热就点了确认,转头买基金时候发现每笔都被收了5块钱最低消费——买两千块基金光手续费就够吃顿麻辣烫,气得我当场卸载。
后来学乖了,开户前直接找客服问三件事:
- 股票佣金到底多少?(那些说万2.5的可能有最低5元门槛)
- 买基金收不收申购费?(有些平台指数基金还要收1.5%)
- 卖出时候要不要钱?(持有不到七天有的收1.5%惩罚费)
二、比价比到眼瞎的教训
当时在支付宝、天天基金和某证券APP之间纠结。支付宝能直接拿生活费买挺方便,但我把500块分成五份测试:在支付宝买某上证ETF,手续费显示0元,结果点开详情发现管理费每年0.5%,这笔钱每天从净值里扣根本不提醒你!
更坑的是某证券APP首页挂着“指数基金0申购费”大字报,实际点进去才看见角落小字:“部分基金不参与活动”。重点来了:必须看基金档案里的具体费率表,我后来专门做了表格对比:
- 管理费(每年偷摸扣的钱)
- 托管费(基金公司交给银行的保护费)
- 销售服务费(平台抽的油水)
三、用土办法验证平台靠不靠谱
有回赶上周五大跌想加仓,下午两点在某平台下单,结果弹窗说“交易高峰可能导致延迟”。等真正成交的时候大盘都反弹了,买价比预期贵了五毛钱。后来我专门挑交易量大的时间段测试成交速度,发现天天基金和传统券商APP的订单执行更快。
还有次更离谱,卖出基金的钱居然卡了三天才回到银行卡。现在我都提前看平台的资金规则:T+1到账的避开,选支持快速赎回的(虽然限额一万但应急够用)。
四、普通人该选哪个平台?
现在我的钱分在两个地方:日常小额定投放支付宝(图方便随时能改计划),大额操作在传统券商APP(下单快费率透明)。千万别信那些送红包的羊毛,有次为了领18块红包开户,结果被推销垃圾基金亏了三百多。
说个血泪经验:任何平台买完基金都别懒!每月底去查对账单,我有次发现某平台偷偷把我选的C类基金换成A类(前者适合短期后者适合长期),差一年能多吃我0.3%费率。现在我的流程固定三步骤:下单截图→持有页面截图→月底对账标红框,少一步都可能被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