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和银行签完贷款合同,趁热乎赶紧跟大伙唠唠公积金贷款这档子事。上周我琢磨着换套大点的房子,兜里钱紧巴巴的,第一反应就是得用公积金贷款。结果一打听条件,好家伙,差点被中介忽悠瘸了。
第一步:查自己够不够格
我直接杀到本市公积金中心柜台,张口就问:“我这种情况能贷不?”工作人员眼皮都没抬,甩给我一张纸:“自己对照着看。”好家伙,密密麻麻十几条,我蹲在墙角研究了半小时。
- 连续交满6个月公积金(我单位抠门,但好歹交了3年)
- 账户没被封存(去年换工作断缴俩月,吓出一身冷汗,还好新单位及时续上了)
- 名下没还清的公积金贷款(这条我倒符合,毕竟首套房)
工作人员看我愁眉苦脸的,补了句:“账户余额别太少,不然算出来额度不够可别怪系统。”我一查自己余额就3万块,心里咯噔一下。
第二步:算自己能贷多少
回家打开电脑搜计算公式,发现比高数题还复杂。干脆用土办法:直接问银行客户经理。人家说主要看三个数:公积金余额、缴费基数、贷款年限。
举个实在例子:我每月自己和公司一共交1000块,缴存基数5000。想贷30年的话,经理按计算器啪啪一顿按:“大概能贷80万封顶。”重点来了!他提醒我:“房价100万的房子,首付三成是30万,你想贷70万?得看公积金余额撑不撑得起!”原来我账户里那3万块,真可能卡住脖子。
第三步:准备材料跑断腿
确认自己能贷后,我开始准备材料,结果三天跑了六个地方:
- 去房管局拉房产证明(排号等到午饭点)
- 回单位开收入证明(人事主任请假又等一天)
- 打印半年工资流水(银行自助机吞卡两次)
第四步:面审时差点翻车
交材料那天,审核大姐皱着眉头翻我的流水:“你上月工资怎么比缴存基数少800?”我心里骂了句人事不靠谱,表面赔笑解释:“那是扣了企业年金,您看这备注栏写着!”大姐掏出放大镜瞅了半天才点头。出门时我衬衫都汗透了——这要被打回来,所有流程又得重走。
总结血泪经验:
- 断缴千万及时补(最好别超过3个月)
- 工资流水、缴存基数必须对得上
- 征信有小污点赶紧处理(我那50块滞纳金当场补交了)
现在材料交上去7天了,刚收到短信说批了65万。虽然比预期少点,但总比商贷省了十几万利息。要是年初好好存公积金不瞎买设备,额度还能更高!大家引以为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