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新闻时瞅见山东要砸230亿的大计划,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琢磨着这么多钱咋花才不会打水漂。
第一步:先把现状摸个底朝天
我立马翻出笔记本电脑,扒拉资料开始干。先是上网搜了一大堆山东的经济数据,比如哪些地方穷、哪个行业不行,我还加了几个本地群问网友,结果整出一堆抱怨:“咱们这儿修路都坑坑洼洼的!”“工厂招不到人,老板都快急哭了。”我边记边嘟囔,这230亿得从哪儿抠出来,不能瞎撒钱。
第二步:找出最该砸钱的地儿
摸清痛点后,我拿张纸画圈圈排座次。先列出民生、工业、基建啥的一堆项目,然后挨个打分:乡亲们吃喝拉撒最重要,工厂招工次之,高速路修修补补得往后靠。我还跑去社区转了转,亲眼瞅见几个贫困户缩在土房子里,心里一紧,暗暗拍板民生得分大头。
第三步:把钱分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就是分蛋糕了。我掏出计算器啪啪一算:230亿拆了五块饼,40亿给民生扶贫,30亿给工业升级,剩下基建教育各30亿,留40亿当备用金以防万一。这个数不能死板,我边算边调整,比如工业那块儿网友吵着要加钱,我就匀了点基建过去。折腾完打印张表贴墙上,确保每笔账都清清楚楚。
第四步:拉人搭伙一起干
光自己规划不行,得有人执行。我联系了本地机构,搞了个小团队,周末约上专家网友碰头开会。我强调着:“钱花了就得见效,别整面子工程!”大伙儿七嘴八舌商量分工:扶贫组负责发钱盖房,工业组盯着招工培训。我亲自跑腿,跟工厂老板对账,要求他们按月报进度,省得有人贪了钱。
第五步:盯紧效果再修修补补
一步是盯梢加调调补补。我设了个微信群天天催进度,还抽空实地看看。头个月工厂招工指标达标了,但民生那块的扶贫款卡在审批上,进度慢得磨叽。我就立马动用备用金,挪了10亿救急。半年下来,算了个总账:钱花得七七八八了,乡亲们搬进新房乐呵呵,工业也多了几千个岗,但基建那块儿修路还是拖了后腿,得继续盯。
干完这一套活,我累得跟个狗似的。为啥我敢分享?去年俺村里有笔款被瞎分了,气得我连夜研究规划,这回用上了实战经验。大伙儿总说大投资难整,就跟买菜一样:先看缺啥、再挑贵的、然后砍价分匀,盯牢别让人给蒙了。山东这回要是照我这个路数,钱肯定能落到地上,不白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