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不是心血来潮想试试高端制造板块嘛朋友圈看人晒收益图眼馋得要命,结果直接踩了个连环雷。今儿把血泪史摊开说说,都是实打实挨过揍的经验。
第一步:信排行榜差点把裤衩赔光
当时偷懒,直接搜了个「高端装备制造十强股」榜单,排头那几个名字响当当的——三一重工、中国中车、中航沈飞,闭眼就冲了。结果刚买完第二天,三一重工咣当来个「海外订单延迟交付」公告,股价当场表演高台跳水。我坐电脑前啃指甲啃到秃,心想榜单怕不是拿去年的数据糊弄鬼?
第二步:跟风专家又踩大坑
亏急了就开始病急乱投医。某平台刷到个所谓行业专家直播,唾沫横飞说「军民融合是万亿风口,XX股闭眼翻倍」,还晒出持仓截图。脑子一热跟了所谓「核心标的」,结果发现持仓图是P的!等反应过来,这票早被游资拉高出货,K线图跟过山车似的,我卡在山顶站岗,冷风吹得透心凉。
这时候才琢磨出不对劲:
- 查了资料发现那专家连从业资格证都是假的
- 所谓「核心技术」就是买了条国外淘汰生产线
- 公司年报里研发费用还没销售经理奖金高
第三步:自己动手扒皮才躲过雷
钱包缩水一半后彻底清醒。这回学乖了:
- 蹲公告像狗仔追明星:天天刷交易所互动平台,有家公司吹「突破光刻机技术」,结果发现专利截图是某高校十年前的论文;
- 混行业群当卧底:装采购商混进产业链群,有家「龙头」供应商私下吐槽:「他们家的精密轴承,良品率还没我家作坊高」;
- 跑展会盯实物:上海装备展假装客户摸去展台,某「智能制造」企业现场演示的机器人,动作卡得像我爷用智能机。
筛出真东西的门道
折腾俩月总算摸到点门路:
- 看财报先翻「税费」栏——真研发强的公司退税能占利润三成
- 搜高管学术背景——某董秘吹「自主可控」,一查学历是函授市场营销
- 蹲工厂门口数货车——真忙假忙看早晚物流量最直观
现在持仓里高端制造股只剩三只,都是亲自验证过车间的。虽然涨得慢,但夜里能睡着觉!回头看看当初跟风买的「龙头」,有的带ST帽了,有的跌得只剩零头。所以说排行榜这玩意,跟餐厅门口排队托儿一个道理——谁信谁当韭菜馅饺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