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银行办业务,柜员突然给我推货币基金,说什么保本灵活,结果我自己上网一查才晓得——现在货币基金早就不给保本承诺了!回家赶紧跟老婆对账,发现她支付宝里买的余额宝也属于货币基金,这要是出点岔子,奶粉钱不得打水漂?急得我连夜开电脑做功课。
第一步:先搞懂钱到底投哪儿去了
翻了三四个基金介绍页才发现猫腻。有的只写“投资高流动性资产”,含糊得很。后来查证监会规定才明白,货币基金主要投这几类:
- 银行定期存款(但小银行的存款可能有风险)
- 短期国债(国家背书的相对最稳)
- 大企业发的短期债券(得看企业靠不靠谱)
当时就拍大腿——要是基金经理把钱全砸进小银行或者问题企业债券,别说赚钱了,本金都可能缩水!
第二步:死磕基金背景
第二天专门请假研究基金公司背景。碰到个名字特唬人的“XX环球货币基金”,查股权穿透图愣是找不着实际控制人。后来问在银监局工作的老同学才学会诀窍:
- 直接看股东是不是国资大银行(工农中建交这些亲儿子最硬气)
- 规模低于100亿的主动回避(小基金经不起大额赎回冲击)
老婆的余额宝倒是让我松了口气——天弘基金背后站着蚂蚁和国资,五百多亿的盘子够扎实。
第三步:亲手验风险指标
在基金详情页里挖出个“杠杆率120%”的陌生词,吓得我直接打客服电话。客服妹子解释半天才明白:杠杆超过110%就有爆雷风险!后来又学会看两个关键数据:
- 持有人结构里机构占比别超70%(大户一撤资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 近三年最大单日亏损不能超0.1%(自己拉历史净值图比对)
结果发现银行推荐的某款基金,去年六月有两天突然跌了0.15%,果断拉黑!
落地操作
折腾到凌晨两点,终于锁定了三只货基:
- 规模全在300亿以上
- 国资控股+成立超8年
- 机构持有比例控制在50%左右
第二天就把银行存款取出四成,分三批隔周买入(怕遇上一时波动)。现在每天起床先看万份收益,虽然也就赚个早饭钱,但胜在睡个安稳觉。噢对了,买完记得开启收益自动再投资,蚊子腿也是肉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