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手机看到不少人在讨论牛市要来了,突然想起来自己账户里还套着几只票。赶紧翻箱倒柜找出落灰的笔记本,发现去年画的那些K线图都快磨没了。琢磨着与其追着热门股跑,不如找点稳当的“中不溜”公司,这才有了整理二线蓝筹名单的念头。
第一步:搞明白啥叫二线蓝筹
先抓了本证券考试教材当枕头垫着,结果半夜被书硌醒,干脆打开电脑搜百科词条。大概弄懂了:一线就是茅台、工行这种巨无霸;二线,就是行业里排老五老六但挺能赚钱的主儿。比如家电行业,美的格力算一线,那像苏泊尔、老板电器这种闷声发财的,算二线。
第二步:翻券商报告的笨办法
第二天跑图书馆打印了十几份行业研报,重点看“细分龙头”这四个字。券商写报告特爱用“隐形冠军”“估值洼地”这种词,我拿红笔全圈出来。翻到机械行业报告时,突然发现三一重工这种太出名算一线,但中联重科、徐工机械这两家名字眼熟却又总被忽视的,符合二线特征——就像班里那个成绩稳定前十,但永远不被老师点名的同学。
第三步:用土法子筛数据
回家打开股票软件,设置三个简单条件:
- 市值100亿到500亿之间(太大是一线,太小怕暴雷)
- 最近三年利润都是正数(亏钱的不要)
- 每年都分红(铁公鸡直接叉掉)
筛完还剩两百多只,看得眼都花了。干脆按行业分类粘在excel里,左手按计算器算分红率,右手翻贴看股民骂不骂老板。筛到医药板块时,发现华东医药的分红特别稳,股里却整天吐槽它涨得慢——这不就是典型的二线蓝筹嘛
第四步:人工排雷差点翻车
最累的是查黑历史,有家公司看着挺结果搜索栏刚输入名字就弹出来<财务造假被罚>的红字新闻。还有个做电缆的,前年分红大方得很,去年突然哭穷,一查原来是老板离婚被前妻分走三成股份。给名单做减法时,把地产股全删了——倒不是歧视这个行业,主要是最近总看见工地停工新闻,心里发毛。
最终成果
折腾三天搞出32家公司名单,按行业贴冰箱门上:
- 工程机械:徐工、中联
- 化工:新和成(做维生素的)、浙江龙盛
- 医药:华东医药、丽珠集团
- 消费:苏泊尔、森马服饰
- 交通:上海机场、大秦铁路
这份名单现在当书签夹在本子里,就三点作用:一是下次亲戚问我买什么股直接拍照甩过去省得叨叨;二是账户里股票跌惨了就翻出来看看,告诉自己“这堆好歹能熬过寒冬”;三是哪天要是突发横财想补仓,起码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翻牌子。
说大实话:甭指望靠这个暴富,但至少比跟风炒题材睡得安稳。要是五年后名单里还能剩七成公司活着,就算我功德圆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