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瘫在沙发翻手机,突然刷到个新股推送。手指头没管住就点进去了,结果弹出来一堆花花绿绿的K线图,看得我脑仁直疼。憋着火查了仨钟头资料,发现这玩意水不是一般的深。
摸黑查数据
先把正在申购的几只新股公司背景全扒拉了一遍。翻它们官网就跟玩密室逃脱似的——宣传页做得闪瞎眼,正经业务说明藏得比保险箱还深。好不容易从犄角旮旯里抠出点信息:第三家写着“行业领先”,实际去查行业协会排名,在第十页才找到他们家logo,缩得跟米粒似的。
踩坑记录:- 第一家号称毛利率60%,结果发现是卖设备的。去年卖出去三台核心设备,其中两台还是关联企业买的
- 第二家招股书里吹得天花乱坠,转头就在员工论坛看见前员工吐槽:“工资拖半年,年终奖是老板手写欠条”
找老司机取经
晚上约了券商朋友撸串,这哥们经手过两百多个IPO项目。他拿竹签在油腻腻的桌子上画圈:“看见没?这种发行价超过同行平均市盈率1.5倍的,八成是来割韭菜的。” 蘸着啤酒给我列了七条避雷规律,第三条最实在——中签率突然飙升的,多半是机构提前跑路了。
回家翻今年破发的新股,全中招。二月份破发最狠的那只,中签率高达0.3%,上市当天机构席位跑了三个亿。
动手做排除法
今早泡了壶浓茶开始筛。把正在申购的六只新股摊开:
- 直接划掉发行价50倍市盈率的
- 去掉客户集中度80%以上的
- 剔除募集资金用途写着“补充流动资金”的
剩下两只。盯着电脑抽完半包烟,突然发现其中一家的保荐机构,去年保荐的项目八成破发。鼠标啪嗒点进赎回页面——这只也拜拜。
留的那个,上市前三天特意跑去车间蹲点。看工人卸货的时候跟库管大爷递了根烟,人家说这半年半夜都在加班运货,这才敢把申购单填了。
血泪教训:下午四点中签短信进来,手抖着查完公司仓库监控(他们官网居然真有实时物流画面),看见叉车还在咣当咣当搬货。这才把胸口那团气吐出来,瘫在转椅上灌了半瓶冰红茶。新股这玩意,真不是随便撒网就能捞到鱼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