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的糟心事儿
去年工作室要扩租新办公室,老板一拍大腿:“咱也得搞点设计感!” 好嘛找设计公司的差事就砸我头上了。刚开始真没当回事儿,网上扒拉了一堆本地设计公司名单,看着官网都挺唬人的,高楼大厦照片一排排,奖项LOGO闪瞎眼。我心里还美:“挑花眼了都,这不随便选?”
结果第一轮电话打过去就栽跟头。跟客服说“300平米办公室翻新”,对面张口就是“我们只做大型商业综合体”。另几家倒热情,问啥都“能做能做”,具体咋做?预算大概多少?“您先发需求我们看看嘛”。得,发了详细要求过去,石沉大海的有,隔三天才回一句“在评估”的也有。急得我嘴角起泡——老板可催着月底动工!
踩坑踩出的五条铁律
连碰七八家钉子后,我彻底毛了。不就是找设计公司吗?又不是造火箭!撸起袖子重新整,这回我憋出个笨办法:挨个按死五个标准筛。
第一条:会不会说人话? 啥叫说人话?就是别跟我拽“空间叙事”“解构主义”!约了个小公司老板面谈,上来就问:“你们员工午休爱扎堆唠嗑还是躲角落刷手机?”我一愣,这问题接地气!接着他拿着我们旧办公室照片比划:“这块堆杂物的拐角,改成咖啡角咋样?三张高脚凳,省地方还显洋气。”瞬间就懂了——这才叫人话!之前某家张口闭口“动线重组”“模块化设计”,听得我脑仁疼。
第二条:报价单透不透明? 吃过闷亏。有家名气大的,甩过来的报价单就一行字:“全案设计服务费:¥150,000”。追问细节,对方支吾半天:“包含创意方案、效果图...”逼急了才承认:改三次以上图纸要加钱,施工图另算!转头找了家实在的,人家拆得明明白白:量房费¥2000(签约可抵)、平面方案两稿¥8000、3D效果图三张¥12000...连插座画几个点位都标清数量。贵不贵另说,至少钱花哪儿了门儿清。
第三条:案例经不经扒? 重点看实拍!某公司官网案例库华丽得像电影海报,结果我摸到他们给某网红店做的项目,特意周末溜达去现场——好家伙,宣传图上酷炫的吊顶灯带,实际就几根LED灯管歪歪扭扭粘着!又托朋友打听到某餐饮老板,直接问:“你们后厨那个不锈钢台面,设计师当初说好防污的,现在油渍擦不掉?”对面立马倒苦水:“别提了!那孙子早离职了!” 踩雷踩怕了,后来直接要求看3个落地实景视频,还要带全景的那种。
第四条:工期敢不敢写进合同? 头铁选了朋友推荐的“资深工作室”,合同上工期写“视项目复杂度调整”。结果效果图拖两周,问就是“在深化”。硬装图纸本该十天搞定,硬是磨了一个月!工人进场时间一推再推,房东差点收我们违约金!换的第二家直接在合同里写明:“施工图交付每延迟1天,赔总设计费0.5%”。结果人家提前两天发来了,还附赠一份灯具采购清单!
第五条:管不管售后死活了? 最吐血的是家具进场环节。定制的展示柜尺寸差一公分塞不进去,联系设计师电话不接,客服说“项目已结款”。好说歹说才派个实习生来,蹲那儿戳半天手机查图纸。撂下一句“让工人把墙削薄点呗”。气得我差点当场心梗!后来学精了,签合同时盯着加条款:“硬装完工后30天内,设计师现场核验一次,问题48小时内响应。” 选的那家更绝——工长是他家表哥,装踢脚线时发现墙角不平,自己拎着腻子来补了!
现在办公室长这样
折腾三个月总算搞定了。上周供应商来谈事,进门就夸:“你们这预算能做出这效果?” 老板嘿嘿一笑,转头冲我挑眉毛。表面淡定,心里偷着乐——毕竟为了达标这五条,我干的事儿包括但不仅限于:
- 假装顾客突击检查5家公司施工现场
- 把某公司报价单里的“品牌溢价费”砍掉30%
- 半夜11点揪着设计师核对插座位置
说到底,选设计公司跟买菜一个理儿:别光看摊儿摆得漂亮,得掐掐菜叶子新不新鲜,闻闻有没有撒防腐剂,还得问清楚烂了给不给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