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无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公募基金整体亏损达到了1.45万亿元,不少基民都经历了“割肉”的痛苦。
回首过去,不少人或许还记得,2022年年初,满怀着对未来市场乐观的预期,我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基金投资之路”。现实往往与预期相悖,市场行情的变幻莫测,让不少基金产品深陷亏损的泥潭。
“我买的基金最低跌到过36%!”,这几乎成为了2022年基民们共同的“噩梦”。面对着不断下跌的基金净值,许多人陷入了焦虑和迷茫,不断地追问:“到底该如何应对?什么时候才能止损?”
数据显示,2022年仅有432支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仅为11.53%,这意味着,如果闭着眼睛随机买基金,接近9成的概率会亏钱。
那么,哪些基金“躺枪”最严重呢?
根据目前已经披露完毕的2022年公募基金年报,亏损最严重的基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型:
偏股混合型基金: 由于市场波动较大,股票型基金的跌幅普遍较大,偏股混合型基金也深受其害。
灵活配置型基金: 由于投资策略的灵活性,灵活配置型基金在市场下跌时往往难以抵御风险。
二级债基: 2022年,部分债券市场出现风险事件,导致一些二级债基出现较大亏损。
以东方区域发展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在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表现尤为糟糕,最低跌到过36%,与北交所、专精特新主题基金相比,堪称“亚军”。
“卖掉了。” 当问及2023年基金收益时,杭州基民王小姐的回答只有短短三个字。在震荡的行情下,这样的心理斗争,对基民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眼看基金持续下跌,杨先生却在购买基金近一年后(2022年7月8日)才被首次告知已亏损5.37万元左右,理财经理还表示近期涨幅11.7%。
买基金亏了钱,还能“失而复得”?相对股票,基金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是一种相对“保本”的选择,但风险也不意味着没有,出现亏损后往往也只能由投资人咽下苦果。但上述情况最近有了“反转”,背后的真相值得我们深思。
2022年公募基金交出近三年来最差成绩单,亏损1.47万亿! 根据中证协发布数据,我国基金投资者早在2021年底便超过7.2亿人,算起来,2022年基民人均亏损超2000元。
面对如此惨烈的“基金亏损惨案”,我们该如何应对?
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投资市场有涨有跌,这是市场规律,也是投资的风险之一。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影响,保持理性投资,长期持有。
做好风险控制: 投资前要做好风险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和策略,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学习投资知识: 了解投资知识,学习如何进行投资组合管理,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选择优质基金: 尽量选择历史业绩表现良好、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基金产品。
2023年,预估至少80%以上的公募基金亏损,私募亏的更厉害,2022年有1551家私募倒闭,2023年初到九月,已经有2344家私募倒闭。
面对市场低迷,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冷静地分析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并做好风险控制。
2022年的“基金亏损惨案”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投资理财需要谨慎,需要理性,更需要时间。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你对2022年基金市场有何感想?你认为2023年基金市场会如何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