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瞅见这串数字“255010”,一下子把我思绪拉回好几年前了。那时候瞎折腾,想给自己弄个特别简单的个人记账的小玩意儿,不是用啥现成软件,就想自己搞个纯粹记录流水的东西。
为啥是这串数字?没啥特殊含义,当时就是随便敲的,可能是我当时看到旁边啥东西上的编号,就顺手用它当成我那个小记录本的代号了,或者说是一个启动口令?记不清了,反正就是255010这几个数。
搞这个东西的过程现在想起来还挺逗的。
我的折腾记录
我就想弄个最简单的文本文件,每天记几笔,写上日期、干啥了、花了多少钱。结果弄了两天,发现找起来太费劲了,一堆文字混在一起,头都大了。
第一步,我决定改进一下,不用纯文本了,搞个表格。就用电脑自带的那个表格软件,建了个表。分了几列:日期、项目、收入、支出、余额。这下清楚多了。
第二步,手动输了几天,又觉得麻烦。尤其是那个余额,每次都得自己算一下,老出错。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让它自动算。研究了半天表格软件的公式,啥SUM,IF,当时对我来说跟看天书似的。磕磕绊绊弄了几个小时,总算搞定了,只要输入收入或者支出,余额就能自己跳出来。那时候觉得自个儿真牛。
第三步,表格是方便了,但是,时间一长,那个文件也越来越大,打开一次卡半天。而且有时候想按类别(比如吃饭、交通)看看花了多少,还得手动筛选,挺累的。那时候我就想,能不能再高级点?
- 想着是不是能加个分类标签?
- 想着能不能自动生成个简单的图表?
- 想着能不能整个密码保护一下?(虽然里面也没几个钱)
结果就是,越想越多,越搞越复杂。本来就想简单记个账,结果快把自己搞成半个表格软件工程师了。弄出来的那个东西,界面花里胡哨,公式一大堆,我自己用着都嫌卡,还不如一开始的记事本方便。
折腾了大半个月,新鲜劲儿一过,那个代号“255010”的记账本就被我扔角落里吃灰了。现在我都用手机APP了,方便得很。
不过今天看到这串数字,回想起那段瞎折腾的经历,虽然有点傻,但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自己动手,从零开始,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虽然成果不咋地,但那个捣鼓的过程,现在想想,还挺怀念的。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有嚼头,不是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