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只长盛研发回报混合基金,我关注它也有一段时间了。当初就是想找个跟科技研发沾点边的基金,觉得未来这块儿有潜力嘛市面上基金名字花里胡哨的挺多,我就在一堆基金里扒拉,看到这个名字带‘研发’俩字,感觉挺实在,就多瞅了几眼。
我的初步了解过程
一开始也没想太多,就先去翻了翻它的基本资料。看看是谁在管,成立多久了,规模大不大这些。那时候看规模好像一直不算很大,零点几个亿,不过对我个人投着玩影响不大。然后就重点看了看它都喜欢买些啥股票。
我记得当时翻它季报披露的持仓,印象里变动还挺多的。有一阵子看它拿着不少像是腾讯控股、阳光电源这类大家伙,感觉还挺稳健的。但过段时间再看,可能前十大重仓股里又冒出来些新面孔,比如伯特利、鼎龙股份,甚至还有像中国移动、山西焦煤这种看似跟“研发”关系没那么直接,但可能基金经理有自己逻辑的票。
- 看它持仓变化,感觉不是那种死守一个票的风格。
- 有时候能看到它买入像三环集团、工业富联这些。
- 也看到过像迈瑞医疗一度是它的头号重仓股。
这就让我觉得,这基金经理操作还挺勤快的,不是买入持有就不管了那种。看资料说它换手率在市场平均水平,比较喜欢在看好的重仓股上做点波段操作,这点我观察下来感觉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我的实践操作和感受
了解得差不多了,我就寻思着,可以先拿点小钱试试水。毕竟不能光看不练嘛于是我就在平时用的那个平台,分了几次,不多,就几千块钱这样,慢慢买了一点进去。
投了之后,也没天天盯着看净值,就是隔三差五想起来了就打开瞅瞅。涨了当然开心,跌了么,心里也明白,基金这东西就这样,有起有落很正常。我主要是想看看它长期的走势,是不是真能抓住研发投入带来的回报。
实践下来,我有几点感受:
- 风格比较灵活: 它确实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持仓,不会死抱着之前的票不放。这点有好有坏,好处是可能能规避一些风险,抓住一些机会;坏处就是,如果你特别看好某个它曾经重仓但后来卖掉的票,可能会有点小失落。
- 研发主题的体现: 虽然持仓里偶尔也有非典型的“研发股”,但整体看,像电子、医药、新能源这些研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确实是它重点关注的方向。比如之前看到的药明生物、安图生物、华特达因、晶盛机电这些,都挺符合这个主题的。
- 波动性是有的: 作为一只混合基金,股票仓位不低,市场波动的时候,它的净值跟着晃悠也挺明显。所以投之前得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种波动。
后续的打算
到我最初投的那点钱还在里面放着。这只基金的运作逻辑跟我当初的预期偏差不大,就是选那些重视研发的公司,然后基金经理再结合市场做些操作。规模小这点,有利有弊,可能船小好掉头,但也可能抗风险能力会弱点,这个就看个人怎么看了。
后续我还是会继续拿着,把它当成我整体投资组合里偏向科技成长风格的一个小补充。也会持续关注它的持仓变化和基金经理的策略,如果感觉跟我的想法偏离太远了,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了,再考虑做调整。
这就是我个人关于长盛研发回报混合基金的一点实践记录和想法,比较粗糙,都是大白话,希望能给同样在观察或者持有这只基金的朋友一点参考。投资这事儿,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的经历只能算是个案例,具体怎么做还得自己拿主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