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新文化(300336)的股,我算是经历过它从热闹到有点让人唏嘘的全过程了。最早关注这票,还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感觉公司名字挺响亮,搞传媒文化的,应该有点前景。
一开始的实践:
刚开始,我就是把它加到自选股里,偶尔打开软件看看走势,没怎么太当回事。后来股价开始波动大了,我就寻思着去股里瞅瞅,看看大家都在聊能不能找到点有用的消息。
深入股的过程:
- 打开股: 每天习惯性地,打开交易软件,点开新文化的页面,然后就顺手滑到下面的股区。
- 浏览帖子: 刚开始看,里面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在分析技术图形,说得头头是道;有的人在分享小道消息,说什么合作、重组之类的;也少不了互相埋怨、对骂的。
- 信息筛选: 我那时候就想,得从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里找出点真东西。看到有人提到公司跟那个很火的主播李佳琦合作,我就赶紧去翻了翻公司的公告,确实有这么回事。股里当时那个兴奋劲儿,讨论得热火朝天。
- 关注异常点: 后来慢慢发现不对劲了。公司业绩预告出来,亏损巨大。股里就开始吵翻天了。特别是那个PDAL项目的问题,有人很早就开始在股里讨论,说那个海外公司可能出问题了,财务数据拿不到什么的。当时看觉得有点捕风捉影,但后来看到交易所的关注函,还有公司自己的公告,才发现股里有些消息虽然糙,但并非空穴来风。
- 见证变化: 再后来公司控制权变更,股里又是一阵骚动,各种猜测都有。直到业绩实在不行,被ST,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名字都变成了“新文退”。这时候股里的气氛就更压抑了,很多都是老股民在里面唉声叹气,或者骂管理层,问退市了股票怎么办。我记得有人发帖说“我的一手退了怎么账户里还没体现”,那种无奈感,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我的实践感受与记录:
整个过程下来,我发现这个新文化股就像是公司的一面镜子,虽然有点哈哈镜的感觉,但确实反映了公司经历的起起伏伏和投资者的情绪变化。
我的操作:在股里泡久了,心态很难不受影响。看到利好消息想冲进去,看到负面讨论又想赶紧跑。我一开始也尝试跟着股里所谓的“大神”操作过,结果?亏多赚少。
后来我的实践就调整了:
- 看帖只做参考: 把股当成一个情绪指标或者信息来源之一,但绝对不能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
- 核实信息来源: 看到任何“重磅”消息,第一反应是去找官方公告、正规财经新闻核对。股里的东西,真真假假,需要自己过滤。
- 关注核心问题: 比如那个PDAL的问题,还有公司主营业务的实际情况,这些才是根本。股里可能很早就有人提,但需要结合财报、公告深入看。
- 保持独立思考: 不管股里是看涨一片还是看跌一片,都得有自己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新文化这种后来问题比较多的公司,股里的声音往往是放大焦虑或者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终结果: 我在新文化这只票上没赚到什么钱,甚至亏了一些。但这个“混迹”股的实践过程,倒是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这事儿,最终还得靠自己研究基本面和独立思考,股的热闹看看就别太当真,尤其是别被里面的情绪带着跑偏了。
现在回头看,新文化股里的那些帖子,就像一部连续剧,记录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无奈接受现实的全过程。对我来说,这段实践经历也算是一种成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