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朋友问我关于紫金矿业的事儿,说看到不少消息,想听听我这边有没有啥实践性的看法。正我这几天也确实花了点功夫去琢磨这个事儿,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跟进和记录这些信息的。
我的第一步:收集信息,不看标题党
现在信息太多太杂了。我早上起来,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各种新闻推送就来了。关于紫金矿业,我看到的消息主要有这么几类:
- 好的方面:看到说他们完成了啥收购,好像是在加纳买了个金矿,交割都弄完了。还有就是公司自己掏钱回购股票,花了大概10个亿,说是要搞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对了,还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他们在福建汀江放了几万尾鱼苗,搞环保活动。
- 坏的方面:这个就比较扎眼了,主要是哥伦比亚那边的事。说是他们的矿区被什么贩毒集团给占了,还传得挺吓人,说什么“黄金大劫案”,丢了多少多少黄金。这个消息来源主要是外媒,像《华尔街日报》啥的。
- 中性的消息:就是一些常规公告,比如资产出售完成交割之类的。
我的第二步:筛选和核实,动脑子琢磨
看到这么多消息,特别是好坏掺杂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全信,得筛一筛。
像公司公告发布的回购计划、收购完成、资产交割这些,通常是比较靠谱的,是公司自己发出来的,有据可查。我会去常用的股票软件或者财经网站上找找原始公告,确认一下金额、时间这些关键信息。比如那个回购,公告里写了价格上限是17块一股,回购期限,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还说了高管近期没减持计划,这些信息就比较实在。
那个放鱼苗的事儿,一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一般不会有假,但对公司基本面影响不大,我就把它归类为正面形象宣传。
最需要琢磨的就是哥伦比亚那个事儿。这个消息动静最大,但信息源主要是外媒报道。我的经验是,这种跨国经营遇到的地缘政治或者安全问题,情况往往很复杂。外媒报道可能会有它的角度甚至夸大。我会特别留意后续有没有更权威的信源,比如公司自己的澄清公告,或者国内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光看“黄金大劫案”这种标题,很容易情绪激动,但具体损失多少,实际情况如何,我会保持一个疑问,等待更确切的信息。
我的第三步:整理和记录,形成自己的看法
把这些信息筛过一遍后,我会简单整理一下。我不会搞得很复杂,可能就在备忘录里记几笔:
- 紫金,近期事儿不少。
- 正面:加纳矿搞定,花钱回购股票(稳定股价?给员工发福利?),搞环保放鱼。
- 负面:哥伦比亚矿区出事,被外媒报道得很严重(具体情况待核实)。
- 观察点:哥伦比亚事件的后续发展和公司应对;回购对股价的实际影响。
这样一整理,脉络就清晰多了。你看,紫金矿业这家公司,一方面在国际上扩张(买矿),在国内资本市场也有动作(回购),还注意形象(放鱼),但同时也在海外经营中遇到了大麻烦(哥伦比亚)。这就是一个多面体,不能只看一面。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过程:
基本上,我关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热点,就是这么个流程:主动去获取多方面信息 -> 批判性地筛选和核实信息来源 -> 动脑子分析不同信息背后的含义 -> 简单记录和整理,形成自己阶段性的看法。这个过程不一定能保证完全准确,但至少能帮我避免被单一信息源或者耸人听闻的标题带着跑,更接近事情的本来面貌。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这套方法虽然笨,但对我自己挺管用的。大家有啥好方法,也欢迎交流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