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姐妹们,今天来跟大家唠唠基金后面带的那个A和C,到底有啥不一样。这玩意儿,我刚开始接触基金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看着同一个基金名字后面跟个A,跟个C,价格还不一样,当时就犯嘀咕了,这选哪个别急,我把我当时自己琢磨和实践的过程给大伙儿捋一捋。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那时候我刚开始琢磨着搞点小投资,看中了一只指数基金,结果一搜,出来俩,一个带A,一个带C。我寻思这基金公司也不能闲着没事干,搞两个一样的东西出来忽悠人?肯定有门道。
第一步:先观察,找不同。
我先把这两个基金的代码都记下来,然后分别点进去看它们的详情页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净值不一样,A的净值可能比C的高那么一丢丢,或者反过来,但差别不大。然后我就开始仔细对比它们的费率结构,这个一般在基金详情页的“交易规则”或者“费率”那一栏能找到。
第二步:重点扒拉费率。
这一扒拉,问题就出来了。我发现:
- A类基金:通常在你买进去的时候就要收一笔费用,叫申购费。这个费用,一般你买的越多,费率可能会打折,能低一点。然后你要是卖掉(赎回),持有时间短的话,可能也要收一笔赎回费。但你要是拿得时间长,比如好几年,那赎回的时候,赎回费就可能很少甚至没有了。
- C类基金:买的时候一般不收你申购费,或者说申购费是0。当时我就想,这感情上来就省一笔!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继续往下看,发现C类基金会收一个叫销售服务费的东西。这个销售服务费是按天从基金净值里头扣的,虽然每天看着不多,但你要是长年累月地拿着,这笔费用也不小。至于赎回费,C类基金通常是你持有时间超过某个期限(比如7天、30天,不同基金不一样),赎回费也就免了。
第三步:自己动手算算账。
光看文字说明还不够,我就想,得算算。假设我要投一万块钱,打算拿个两三年。我就找了个计算器(用手机自带的就行):
- 买A类:先算申购费,比如1.5%,打个一折就是0.15%,那一万块就是15块钱。然后持有三年,赎回费可能是0了。总费用就是15块。
- 买C类:申购费0。销售服务费,比如一年0.5%。那一万块一年就是50块。三年下来,光销售服务费就得150块。赎回费也可能是0。
这么一对比,对于我这种打算长期持有的,好像A类更划算!这只是个大概的算法,具体的费率每个基金都不一样,得看清楚。
第四步:考虑自己的投资习惯。
算完账我就明白了,这A和C,主要是给不同投资习惯的人准备的。
- 如果你跟我一样,看好一只基金,打算长期持有,比如一年以上,甚至三五年,那A类可能更合适。虽然买的时候有点申购费,但长期来看,没有那个按年收的销售服务费,总成本可能更低。
- 但如果你是短期操作,可能拿个十天半个月,或者几个月就想卖,那C类可能就比较香了。买入没费用,持有时间不长的话,销售服务费也积累不了多少,赎回费也可能很快就免了。
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有些平台的A类基金申购费打折打得特别狠,甚至一折。这种情况下,A类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发现:
基金A和C,它俩投的玩意儿、基金经理啥的都是一样的,业绩表现的根源也一样。主要区别就在于收费方式:
- 基金A(前端收费为主):适合长期投资。买的时候可能有一笔申购费(但常常有折扣),长期持有的话,赎回费会降低甚至免除,并且不收销售服务费。
- 基金C(免申购费,收销售服务费):适合短期投资。买的时候一般没有申购费,但会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持有时间越长,这个费用累计越多。短期持有的话,赎回费也可能很快免除。
搞明白这些之后,我再选基金的时候,就会先问问自己:这只基金我打算拿多久?如果计划长期持有,就优先考虑A类,并关注申购费的折扣;如果只是想做个波段,或者不确定能拿多久,可能会倾向于C类。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每只基金的费率都不完全一样,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交易规则里的费率说明。
这就是我当初自己摸索基金A和C区别的一点实践心得了,希望能帮到大伙儿。投资这事儿,还是得多看多学多比较,才能少踩坑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