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跟大家聊聊我捣鼓“st龙净环保股”这事儿。也没啥高深的技术,就是纯粹个人瞎折腾的一些记录,分享给大家乐呵乐呵,也算是个小小的记录。
起因:为啥关注到这股和它的股
话说那阵子,我手头正好有点闲钱,不多,就想着能不能找个波动大点的票,搞点短线,赚包烟钱就行。st股嘛大家都懂,刺激。然后就在行情软件里瞎翻,翻着翻着就看到了st龙净环保。我心想环保概念,st了,是不是有机会?就点了进去。
看完K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就习惯性地想去股看看大家都在聊毕竟股里头,各路“大神”、“韭菜”啥都有,热闹得很。
初探股:信息轰炸与筛选
我打开常用的炒股软件,搜了代码“600388”,然后点进了它的股。嚯!那家伙,一进去满屏幕都是帖子。
- 有喊涨的,说“底部已现,重大利好马上来!”
- 有喊跌的,说“纯粹骗炮,赶紧跑路!”
- 还有不少人在那儿分析“庄家”意图,什么“今天T了”,“庄在吸筹还是出货?”之类的。
刚开始看,头都大了。 各种消息真真假假,乐观的、悲观的,技术分析的、消息分析的,还有纯粹情绪发泄的,简直就是个大杂烩。
我就先耐着性子,从最新的帖子往前翻,大概翻了几十页。遇到一些看起来分析得头头是道,或者提供了某些“独家消息”的帖子,我还会点进去看看评论。评论区更是精彩,支持的、反驳的、骂街的,啥人都有。
我的实践操作:小试牛刀与观察
看了几天,我发现有些ID发言比较固定,观点也比较持续。比如有个哥们,天天唱多,说龙净环保怎么怎么有潜力,国家政策怎么怎么支持。还有个哥们,天天唱空,说公司基本面不行,st帽子摘不掉。
那会儿我寻思,光看不练假把式。我注意到有人提到“底部约占流通市值20%的获利筹码峰平均成本8.47”,还有人说“大部分套牢筹码、在上一个平台17元左右”。当时股价好像在十块钱上下晃悠。
我就琢磨着,要不先小仓位试试水? 于是我就在大概9块多的时候,象征性地买了一点点,真的是一点点,亏了也不心疼那种。买完之后,我就更勤快地刷股了,想看看我买入之后,大家的讨论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我还特意留意了那些提到具体操作的帖子,比如有人说“今天T飞了”,或者“加仓了,坐等起飞”。有时候看到股价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动了动,心里还咯噔一下,觉得“股神”就在民间。
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
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股里的信息,参考价值真的有限。
情绪化发言太多。涨了就一片欢呼,跌了就一片哀嚎,甚至互相攻击。这种情绪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
所谓的“内部消息”满天飞,但真实性很难考证。很多时候,股价的短期波动,跟这些消息似乎也没啥必然联系。
再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持仓成本。唱多的人,可能自己重仓被套,希望别人来抬轿;唱空的人,可能想等更低价格再进。他们说的话,得辩证地看。
我记得有段时间,环保板块整体走势不太股里也是人心惶惶。有人说“市场担忧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今年集中性爆发”,搞得我也挺紧张的。后来股价确实也跟着板块晃荡了一阵。
我那点小仓位,也没赚到啥钱,小亏一点手续费出来了。主要是我发现,天天盯着股,被各种言论带着跑,太累心了,也影响自己对公司基本面的独立思考。
总结与后续
这回捣鼓“st龙净环保股”的实践,让我对股这种东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它是个获取市场情绪、了解散户心态的窗口,但绝对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里面的信息,需要自己去伪存真,保持独立思考太重要了。
后来我再看股,心态就平和多了。更多是当个“故事会”看看,了解下当前市场的热点和大家的情绪焦点。至于买卖操作,还是得回归到公司基本面、行业趋势和自己的投资逻辑上来。
这就算是我对“st龙净环保股”的一次小小实践记录,没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个普通小散的真实经历。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少踩点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