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我来跟各位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就是那个“创业板上市条件”,还是最新的。前阵子有个朋友老王,他们公司做得还行,就动了心思,想往创业板奔奔。他知道我平时爱瞎琢磨这些,就跑来问我,说:“老兄,你帮我瞅瞅,现在上创业板,到底得满足啥条件?我这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朋友开口了,咱也不能含糊。我就自告奋勇,说我来帮你踅摸踅摸这些道道儿。说干就干,我先是打开电脑,一通猛搜,什么“创业板上市条件”、“最新规定”,铺天盖地的。看了一堆官方文件和解读,一开始看得我脑仁疼,条条款款太多了。
静下心来,我寻思着得把这些信息捋顺了,不然跟老王也说不明白。我发现,这事儿主要得分几大块来看:
公司本身得是个“合格的选手”
这点挺关键的,不是说随便一个公司就能去排队的。我总结了下,大概有这么几条:
- 公司形式和年头: 你得是个正儿八经的股份有限公司,而且从股份公司成立那天算起,得连续经营满3年以上。这个是硬杠杠,时间不够不行。
- 公司内部得利索: 就是说你公司的组织机构得健全,运行得良不能是个草台班子,想一出是一出。
- 财务得干净: 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得让会计师事务所出那种“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就好比说,你的账本得清清楚楚,没啥大毛病。
- 资产得独立完整: 公司的资产得是完整的,业务也得独立,得有持续经营的能力。不能跟大股东或者其他什么公司搅和不清,产权不明晰。
- 管理层和主营业务得稳当: 最近两年,公司的主要业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啥的,不能有大的变动。实际控制人也不能变。老换来换去的,人家也不放心。
- 不能有“前科”: 公司和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可不能有啥贪污、贿赂、挪用财产这种刑事犯罪记录。还有,公司生产经营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在环保、安全生产这些方面有重大违法行为。
光有资格还不行,还得看“实力”
这里主要就是看公司的赚钱能力和市场前景了。我发现这里有几套标准,满足其中一套就行,不是说都得达到:
- 第一套标准(看利润): 这条对公司市值没啥具体要求,但是,最近两年净利润都得是正数,而且加起来不能少于5000万块钱。
- 第二套标准(看市值和收入): 这条是说,预计你公司市值不低于10个亿。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得是正的,并且营业收入不能少于1个亿。
我跟老王解释的时候,特地强调了,这两套标准是“或者”的关系,满足一个就行,给了不同类型的公司一些选择空间。
还有些其他零碎但重要的事儿
比如说,对于那种有特殊股权结构的公司,或者红筹企业(就是注册在国外,主要业务在国内的公司),创业板也有专门的规定。这个就比较复杂了,老王他们公司暂时不涉及,我就没太细抠。
我把这些整理好的东西一条条跟老王过了遍,他听完之后,眉头算是舒展了一些,说:“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数多了。之前看那些文件,云里雾里的。”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创业板的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它既给了那些有盈利能力、稳健经营的公司机会,也考虑到了那些虽然短期利润没那么高,但是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能撑起高市值和高营收)的公司。还是鼓励那些真正有创新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去上市融资,发展壮大。
我这也就是纸上谈兵,帮朋友梳理了一下公开的信息。真要操作起来,里面的门道肯定还多着,什么券商辅导、材料申报、审核问询,那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硬仗。但不管怎么说,先把这最新的“游戏规则”搞明白了,总归是第一步嘛
行了,今天就先跟大伙儿分享到这儿。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对有需要的朋友能有点帮助。下次再有啥新鲜的实践,再来跟各位汇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