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下班特意买了包炸鸡准备看辽篮打北控,结果电视刚开就听见微信嗡嗡响。原来前同事拉了个"东北老铁唠球群",十几号人刷屏赌今晚输赢分差。我叼着鸡骨头在手机记事本敲:第三节末韩德君罚球线卡位战术奏效没?北控第三节追分阶段是不是廖三宁主控?
刚记两行数据,媳妇突然在厨房喊燃气灶打不着火。折腾完回来发现群里已经吵翻了——有人截图CBA官网赛程表说辽篮剩余五场全赢也甩不开新疆,另几个怼着技术统计喊北控这场输十分就掉出季后赛区。我干脆把炸鸡油手往裤子上抹了抹,直接翻出抽屉里打印的球队积分表,红蓝记号笔咔嚓一顿划拉。
实践过程跟打仗似的:- 先扒拉冰箱上贴的四月赛程磁力贴,把辽宁赢的场次全插上红色小旗
- 转头发现去年用的胜场推算表被儿子画了恐龙,只能抓过买菜记账本反面重画
- 算到北控理论最高排名时,钢笔突然没水,蓝墨水糊了半张纸
- 急得踹开书房门开电脑,结果CBA官网加载转圈五分钟没动弹
好不容易查明白辽篮稳住第二没跑,但北控这头可热闹了。我在皱巴巴的记账本背面列数:
- 要是今晚北控输超12分,山西队就能躺着进季后赛
- 廖三宁两分钟那个踩线争议球,实际让北控少算1.5个净胜分
- 群里吵翻天的张帆三分球记录,跟季后赛资格半毛钱关系没有
正想拍照发群里嘚瑟,突然发现屏幕裂了条缝——刚才算急眼把手机砸记账本上,本子角把钢化膜磕出蜘蛛网。气得我抓起剩的凉炸鸡往嘴里猛塞,油渍嗒滴在刚算好的数据表上。
这破事儿整得我后半夜都没睡着。三年前在体育数据公司上班那会儿,我专门给CBA做季后赛概率模型。有天连夜赶出辽宁夺冠预测报告,第二天总监却让关系户顶着我的名去解说。我直接把U盘拍老板桌上辞职,出门就把积累了七年的球队数据库删个精光。
今天这个乌龙夜反而让我想通:当年较劲的那些数据根本不算事儿!你看群里吵破头的北控排名,实际就三种可能:要么压线进季后赛当炮灰,要么掉第12名看别人脸色,最惨是跟吉林拼加赛——但拼赢了照样首轮碰辽宁。这不就跟咱当年熬夜做模型一个道理么?算来算去都是给人垫脚。
倒是凌晨三点手机突然亮,某体育APP猎头发消息问:"哥您当年做的季后赛模型特别准,现在30万年薪返聘接不接?" 我瞄了眼床上鼾声如雷的媳妇,想起衣柜里那件穿掉色的旧工服,手指在裂屏上敲得咔咔响:"早改行做卤味加盟了,篮球?就当个乐子看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