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光伏股上被割韭菜的经历太惨痛了,这回学乖了打算做足功课再下手。新能源这潭水太深,我得自己趟一遍才行。
第一步:圈定池子
先把所有带"新能源"概念的上市公司名单撸出来。好家伙,整整286家!吓得我赶紧打开文档列筛选条件:主营业务必须真刀真枪干新能源的,那些蹭概念的骗补贴的直接叉掉。
- 动手查财报:抱着咖啡熬通宵,把最近三年的年报核心数据全扒拉出来,主要看营收构成
- 盯现金流:专找账上现金多的,毕竟行业还在烧钱阶段
- 排雷负债:负债率超70%的直接标红预警
这么筛完剩下42家,打印机吐纸的声音听着都变顺耳了。
第二步:拆硬核指标
抱着这摞比砖头还厚的资料开始硬啃:
- 研发投入:电池企业研发占比低于5%的pass,光伏企业看专利数量
- 产能实况:跑去贴找行业内部爆料,看有没有工厂停摆的
- 客户清单:给特斯拉/宁德时代供货的加分,靠地方政府采购的减分
最逗的是查某风电企业,宣传片里风机转得哗哗的,结果贴工人晒照片说生锈螺栓满地滚。这水分挤得我键盘都敲冒烟了。
第三步:活体检验
专门蹲了财报发布季,每天凌晨蹲交易所公告:
| 重点盯 | 踩坑记录 |
|---|---|
| 高管减持 | 有家电池材料公司刚宣布技术突破,副总反手减持200万股 |
| 存货暴增 | 某光伏企业库存量比上年翻三倍,车间照片却显示空荡荡 |
看得后背发凉,直接划掉14家。
终极排位赛
给剩下28家做五维评分卡:
- 技术代差(看实验室专利证书照片清晰度)
- 订单质量(出口比例高的加分)
- 成本控制(毛利率比同行高5%以上标星)
- 扩产节奏(新基地建设进度是否吹牛)
- 老板人品(挖管理层裁判文书网记录)
排前十的名单揭晓那刻,打印机又响了——是我把文档误点了打印。得,今晚继续通宵重算...
说个血泪教训:千万别信研报里的"强烈推荐",上次就是太信某券商吹票,三个月跌掉我半年工资。这回自己折腾完榜单,至少跌起来心里有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