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厂里蹲着刷手机,突然想起要找几家靠谱的锡丝供应商。老张说现在流行上网找,什么电子采购平台。好家伙,我立马掏出手机开搜“广州 电子采购 平台”,结果跳出来一堆花花绿绿的网页,看得我头都大。
一、瞎猫碰上死耗子
瞎点了一通,有个名字叫“广州发展采购平台”的,页面挺清爽,没那些乱七八糟的弹窗广告。我就顺手注册了个账号,没想到后台居然有个“商家入驻”的大按钮在那儿闪。点进去一看,好家伙,流程写得清清楚楚,第一步就是要审资质!
我自己干工厂快十年了,知道这审核要是松一点,平台马上变垃圾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用了个以前合作过的配件厂名头,假装是老板去申请。填完公司名字、地址这些基本信息,系统马上弹窗提醒:“请上传资质证明文件!”
二、硬着头皮传资料
我翻出电脑里存的老陈他们厂的营业执照照片,还有老陈的身份证(提前打过招呼哈),啪嗒传上去。系统卡了三秒,跳出个红叉叉!提示:“行业分类与经营范围不符”。原来我图省事,直接选了个“五金配件”,结果人家营业执照上写的是“电子元器件批发”,这不驴唇不对马嘴吗?赶紧重新选分类,再传一次,总算绿勾勾了。
接着蹦出三件套要求:
- 营业执照(带最新年检章) – 这个好弄,老陈拍了张高清的给我
- 开户许可证 – 老陈抱怨说这玩意儿平时压箱底,费劲巴拉才从财务那儿抠出来
- 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手持拍照) – 老陈差点骂人:“我五十多岁老头还得举个身份证自拍??”
折腾半个钟头,资料总算全乎了。点提交那会儿,我还嘀咕:“这平台搞这么严,不会是个花架子?”
三、后台比想象中较真
结果隔天上午九点刚过,座机就响了。一个自称平台审核专员的小妹,开口就问:“您是XX配件厂陈老板吗?系统显示法人电话是138…请报一下后四位验证。” 我赶紧把老陈手机尾号报过去。接着她又问:“贵司最近开票抬头全称是?”得亏我提前翻了老陈的票,不然当场露馅!
最绝的是,她居然提到我们厂门口去年修路的事,问我注册地址和实际门牌号是不是还一致。我靠,这实地核实也太细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用地图软件比对门头照片,连门口“修路绕行”的蓝牌子都看见了。
四、没想到还有二次坑
本来以为完事了,下午登后台一看,居然打回来一条:“开户行证明需包含支行具体名称”。老陈之前给的许可证上就写了“工商银行XX分行”,人家要求精确到XX路支行这种程度。老陈气得在电话里吼:“银行章就那么大!位置不够写支行名!”逼得他跑银行重新开了份证明。
更搞笑的是,提交的手持身份证照片,老陈怕反光,用美颜相机拍的,人脸磨皮磨得跟剥壳鸡蛋似的。结果审核意见写着:“人脸特征不清晰,建议关闭滤镜重新拍摄”。老陈戴着老花镜瞅了半天,差点把手机砸了。
五、折腾完终于看明白
前前后后搞了三天才通过。我扒拉着后台记录琢磨,发现这平台的审核路子挺野:
- 机器先扫一遍 – 看证件有没有PS痕迹、过期没
- 活人打电话核 – 专挑你营业执照边角料提问
- 实地云端暗查 – 连门口修路都成了验证点
比我们厂ISO认证还啰嗦。但想想也能理解——要是路边摊都能进来投标,那些正规厂家谁还敢用这平台?我跟老陈吐槽:“这门槛儿,骗子进来都得嫌累!”
总结一句:找平台真不能光看页面好看。资质审得严,虽然过程像扒层皮,但至少证明人家没想糊弄事。下次帮朋友看平台,我就盯着他们“商家审核”那栏怎么写的,要是一键通过的,趁早绕道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