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问我,峨眉山a股到底有啥坑,我就赶紧翻自己的投资记录,说说我这段倒霉经历。这事儿还得从去年夏天说起,我当时在小区楼下和老张扯淡,他说峨眉山旅游最近挺火的,股价看着稳,我就脑子一热,掏了五千块压了进去,想着赚点零花钱。
第一步:先瞎炒一波试试水
买了之后,我整天盯着手机APP看行情。开头几天挺顺利,涨了百分之几,我乐得直拍大腿,以为捡到宝了。但后来琢磨不对劲,那APP上的数据老是不准,我点进去看详情,才明白这种旅游股,季节变化太大,冬天地域冷清,人流量少,股价就忽上忽下。有次半夜三点,我刷到新闻说峨眉山景区闹停运,第二天股价嗖一下跌,吓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回头一查财报,公司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账上现金少得可怜。
第二步:挖风险大坑
我就开始到处找茬。上微博刷帖子,结果发现一堆人吐槽公司管理混乱,高管经常换人。我又跑去政府网站查,看到个环保报告说峨眉山开发影响环境,政策随时可能查办,这风险一出来,股价更容易崩。回头我拉了个单子,把那些坑都记本子上:
- 市场风险: 旅游全靠天,冬天冷清没人去,股价就坐过山车。
- 公司风险: 老板自己都跑了,财务账本乱糟糟,员工老罢工。
- 政策风险: 政府隔三差五出环保令,要是查封景区,股值就跳水完蛋。
弄明白这些,我才知道为啥自己上个月亏了两千块。真是瞎眼当瞎子,自己给自己掉坑里。
第三步:学点教训避坑
吃一堑长一智,我开始整自己的避坑招数。先找软件设了个止损点,股价掉到某个线,就自动抛出去,免得亏成狗。然后,我把钱分散投到别的玩意儿上,什么医药股菜市场卖菜的,不把蛋放一个篮子。再后来每次买股前,我都逼自己蹲电脑前看半天新闻,查查公司靠不靠谱,别像峨眉山那次冲动。折腾一个月,我总算把剩下的三千捞回来,还小赚几百。
分享完这个,我算是明白:投资这种事,不能光听别人忽悠,自己得趴地上摸摸坑。亏钱了就骂娘,但回头想想,活该我长记性。你们要玩,先把眼睛擦亮点,别学我当傻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