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早起瞅了眼手机推送,好家伙铜价铝价又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上个月刚进的铝合金材料眼瞅着就要多掏钱,气得我早饭都少吃了半根油条。琢磨着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也不是个事儿,干脆撸起袖子自己整明白金属价格的门道。
第一步:先当个情报收集员
翻出吃灰的旧笔记本,从朋友圈到菜市场大妈聊天群全搜刮了一遍。重点蹲了三个地儿:
- 期货交易所官网(就那个绿油油的行情板)盯住实时跳动的数字
- 钢厂老铁发的朋友圈——他们停产检修的小道消息比新闻快三天
- 建材市场老板的牢骚,听他说“螺纹钢又断货”比看报表还准
光看还不行,下午把最近半年的铜价走势图打印出来贴墙上。拿红笔圈出几个暴涨暴跌的日子,再翻那几天的新闻联播重播——乖乖,每次不是有矿山罢工就是哪国基建政策突变,跟画符似的严丝合缝!
第二步:给金属把个脉
翻仓库翻出三样老古董:
- 小区门口五金店去年进货单(皱得跟咸菜似的)
- 收废品大爷手写的回收价小本本
- 海关总署发的月度矿石进口报告(官网截的图)
把这三玩意儿摊在餐桌上比对。发现只要废铜回收价连续三天上涨,过两周新铜准涨价;要是进口矿石量突然掉下一大截,得!下个月铝材价格绝对坐火箭。这不比算命先生掐指一算靠谱多了?
第三步:整明白实战窍门
晚饭后试着用土法子预测明天铝价:
- 先看期货夜盘有没有大资金进场(跟大爷大妈抢打折鸡蛋似的)
- 查澳洲天气App——他们那旮沓下雨矿山就停工
- 瞄了眼国际原油价格(炼金属跟烧油脱不开干系)
第二天蹲到中午验证结果,铝锭报价真跟我预测的每吨差不到二十块钱!马上把经验浓缩成手机备忘录:“国际油涨+澳洲下雨+期货大单=囤货!港口库存增+废料降价+政策调控=快跑!”
现在每天刷牙功夫就能预判个八九不离十。上周五金店老板还纳闷我怎么总在他涨价前进货,拍着他肩膀说了句大实话:“老哥,您家进货单比我家的天气预报还准嘞!”
(记账本上悄悄记:本月材料采购省了860块,够请老婆吃顿火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