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领导突然甩过来一份文件,说咱也得跟上国家这“双碳”节奏。我捏着厚厚一摞纸,满脑子就俩字:懵圈。你说搞油搞气的,咋突然要玩低碳?蹲办公室里扒拉半天资料,总算把咱们的“绿色低碳转型三步走”给琢磨出点门道了。
第一步:先把自己这堆锅炉灶台整明白
领导一拍板:“从厂子里头的能耗下手!”好家伙,我带着几个小伙子,顶着安全帽就开始满场转悠,那个设备叫啥来着?对,高耗能玩意儿。看哪都像在喷火耗油。重点盯的就是发电和供热这两块硬骨头。
- 发电机组改烧气:原先是抱着黑煤啃,现在得换成天然气这“细粮”。为了这事儿,我差点把采购和供应的门槛踩平了,光是管道改线方案就吵吵了快仨礼拜。
- 锅炉房大修:老锅炉烧起来跟哮喘似的,呼哧带喘还冒黑烟。狠心掏钱换新炉子那天,老锅炉工蹲边上抽烟,直叨咕“新家伙使不惯呐”。
- 逮着空调灯光不放:连办公楼走廊亮几个灯都得算计算计,还被同事们笑话抠门,我脸皮厚就当没听见,省下来可都是真金白银和碳排放量。
折腾了小半年,发电这块指标蹭蹭往下掉,厂区看着也清爽多了。这第一步踏实了,领导终于露了点笑模样。
第二步:朝太阳和风使劲
光会省不算本事,得学会“造”新能源。上头传话了:“往光伏、风电靠靠!”我心里嘀咕:“咱这油田黄土连天的,能行不?”结果先在条件好的老站点试水。
划拉出一片闲置地皮,稀里哗竖起一大片光伏板子,阳光一照蓝汪汪的。安装那天可热闹了,工人猫着腰拧螺丝,我仰着脖子看支架,生怕被风吹跑了。还配套整了个小型储能电站,跟个巨大的充电宝似的。
运行第一周就碰上新问题:西北风裹着沙尘暴劈头盖脸砸在板子上。一群人拎着水管子吭哧吭哧冲板子,愣是洗成了集体冲凉现场。现在这光伏板子发电量还挺争气,给厂区照明、抽抽水啥的完全够用。
第三步:啃二氧化碳这块硬骨头
前两步走稳当了,最难啃的骨头才端上桌——二氧化碳!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可真是愁死人。我对着空气瞎比划半天,带着技术员跑去搞驱油和封存的地儿蹲点。
那边正在搞新实验:从油井里采出来的气,提纯出二氧化碳,再硬给塞回地下深处!这流程听着就邪乎。我套上工服跟技术员钻进设备区,管道爬上去比钻井还费劲。最玄乎的是封存监测,成天盯着一排排仪表盘,生怕有丁点泄露。技术员小伙指着电脑上的曲线说:“你看,全堵得严严实实!”我瞅着花花绿绿的线,屁都没看懂,只能跟着点头。
现在回头瞅这三步走,真跟爬大坡似的。一会儿钻管道,一会儿冲光伏板,还跟看不见的二氧化碳斗智斗勇。虽然累得够呛,但看着车间烟囱冒白烟少多了,心里挺踏实。搞了半天低碳,发现最省事儿的法子反而是“抠搜”。不过说实在的,一想起年底算减排指标那堆账目单子,我这头又嗡嗡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