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半夜刷手机突然想算笔账
真的就是半夜睡不着,手机屏幕光刺得眼睛疼,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一个念头:我买的那个啥001071基金,每天软件里蹦来蹦去的净值估算,到底是怎么捣鼓出来的?好奇心上来了,挡都挡不住,干脆爬起来开电脑查资料。
刚开始那真是两眼一抹黑。打开基金官网看产品说明,满屏字儿密密麻麻,什么“资产净值”、“基金份额”、“估值方法”,看得我太阳穴直跳。硬着头皮往下翻,找!就硬找!我就琢磨着,这玩意儿肯定有个基础算法,总不可能凭空瞎猜。
硬啃说明书挖出核心
耐着性子翻了大概十来页,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的“估值方法”说明里,看到一行被挤在小字里的重点:估算主要依据基金前十大持仓的实时涨跌。我心里“~”了一下,好像摸到点门道。但又想,十大持仓只占一部分,那剩下的?继续往下扒拉,后面紧跟着说,剩下的资产会根据其他市场信息或者直接沿用上季度末的价格来估算。懂了!原来大头靠前十大股票的跳动,剩下那些就当它们暂时睡着不动!
那我具体咋算?说明书里没写现成的傻瓜公式。这哪能难倒我?我打开记事本,决定自己推。
- 第一步: 先把基金当天总的“家底儿”(总资产)估算出来。比如前一天总资产是10个亿。
- 第二步: 去查当天基金持有的前十大股票都是啥价。比如某龙头股A,昨天收盘10块,今天上午11点涨到10块5,那这部分的增长就算进去;股B跌了,就把亏的也算上。
- 第三步: 前十大之外的“其他家当”,按说明书的意思,大部分基金当天就懒得精算了,直接用前一天的数据凑数。
- 第四步: 把这堆估摸出来的“当前资产值”加起来,再刨掉基金当天的“欠款”(管理费、托管费等,这部分通常占比小且固定,估算时也常沿用前一日数据或忽略微小波动),得出一个“毛估估的净资产”。
- 第五步: 把这个毛估估的净资产,除以基金当天总共有多少份! 这个份数,通常也用前一天晚上的数来代替,因为份额一天内变动小。
搞了半天,最核心的公式贼简单:
估算的净值 ≈ ( 估算的总资产 - 估算的总负债 ) / 基金总份额(前一天)
纸上画一画,恍然大悟
怕记不住,我干脆抽了张餐巾纸,拿笔在上面画:
假如前天晚上基金总资产10亿(其中股票资产9.5亿,现金等其他0.5亿),总负债100万,总份额8亿份。
前一天净值:(10亿 - 0.01亿) / 8亿份 ≈ 1.24875元
今天上午11点估算:
- 假设占股票资产大头的前十大持仓,估算整体涨了1%。那么股票资产部分估算为:9.5亿 1.01 = 9.595亿。
- 其他资产(现金等)基本不变,还是0.5亿。
- 所以估算当前总资产 ≈ 9.595亿 + 0.5亿 = 10.095亿
- 估算总负债(沿用或微小调整)≈ 0.01亿
- 估算当前净值 ≈ (10.095亿 - 0.01亿) / 8亿份 ≈ 1.260625元
再看一眼软件当时显示的估算:大概就1.260几,对上了!就是这回事儿!
终于搞明白,这所谓的实时估算:
- 不是精确值! 尤其晚上出来的才是真净值。
- 非常依赖前十大持仓的价格变化! 它们涨跌是主角。
- 份额和剩下的资产经常拿前一天的数字凑合用! 图个快。
- 核心就一个除法: (估的资产 - 估的债) ÷ 估的份数。
折腾完躺下,天都快亮了
查资料,推导,演算,对比……一通操作下来,窗外都泛鱼肚白了。但弄懂了这个“黑盒子”是怎么工作的,心里那股别扭劲一下子就顺了。虽然知道它就是个大概齐的参考,但至少明白这“大概齐”是从哪块肉上切下来的。以后再看到软件里那个数字忽上忽下,脑子里就能自动过一遍:,大概是前十大里的某个大哥在蹦迪了。 这感觉,踏实!这夜熬得,也算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