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低价股,刚开始我就是图个便宜,心想几块钱一股,买一手也就几百块,跟买菜似的。但真开始挑才发现,水比我想的深多了,得好好捋一捋怎么弄。
一、先搞清楚为啥要找便宜股
那会儿手里闲钱不多,又看到好多大佬说“低价股翻倍潜力大”,有点心痒痒。我就想:万一蒙中一个?不求一夜暴富,能赚个买菜钱也不错。关键是便宜,感觉试错成本低,赔了也不太心疼。
二、动手筛选的工具和路子
我可不是瞎蒙,打开股票软件,直接设了几个筛子:
- 价格低于5块:这是硬杠杠,先框进来。
- 最近一年没被ST过:带个ST、ST的,基本等于贴着悬崖跳舞,我怕摔死,直接跳过。
- 行业别太偏: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名字都看不懂的公司,基本不敢碰。稍微看看它卖啥的、靠啥赚钱,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一顿操作下来,哗几千只变成了百来只。好嘛范围是小了点,还是眼晕。
三、挨个翻牌子的笨办法
剩下的就得硬着头皮细看了。我把那百来只股票加自选,一个个翻开,主要扒拉三点:
- 看老板和高管最近在干啥:有没有偷偷摸摸减持?要是大股东天天忙着卖股票跑路,那我进去不是接盘侠嘛这种赶紧扔!
- 看看公司家底儿:我主要瞄一眼市净率(就是股价和账面资产的比值)。虽然不懂啥深度分析,但想着价格要是比公司自己账上的东西还便宜,总归安全点?捡便宜货的心理作祟。
- 瞅瞅K线图:这点挺纠结。我自己也知道“技术流”很玄乎,但还是忍不住。主要看股价是不是在比较低的位子磨蹭很久了(躺地板上那种),那种天天暴涨暴跌跟过山车似的,心脏受不了,直接拉黑。
这一通扒拉,工作量可不小,周末坐那一下午,眼睛都看花了。翻完百来只,筛出来的也就十几只勉强入眼,感觉跟淘金似的。
四、真金白银试水的教训
选出来了总得试试。我在2023年上半年,挑了里面看着最“顺眼”的四五个(具体哪几个就不点名了,怕误导人),小仓位分散着买了一点。结果?跟过山车似的。
有的票买入没俩月,公司突然搞了个啥新业务,蹭上概念了,一波小涨,心说有点谱。还没等我高兴几天,它就又蔫回去了,坐了个免费电梯。还有的,买入后就一直半死不活,成交量低的吓人,想卖都磨磨唧唧找不着人接盘,活像一潭死水。感觉比把钱存余额宝还闹心!
最大的感受是:便宜没好货?不绝对,但好货不便宜绝对有道理! 这些低价股里,真正质地好、潜力大的真不多,大多是基本面不行了或者存在各种问题才被市场抛弃的。我这翻半天找金子,结果多半是铜疙瘩。
五、现在我是怎么想的
折腾一圈下来,真心觉得买5块以下的低价股,纯粹是沙里淘金,运气成分太大。你去看它的基本面、行业,都不太稳定,股价稍微动一动,幅度看着是大(涨跌停都是10%嘛),但实际是肉没吃着,挨打一次没落下。
倒不是说完全没机会,只是这种机会特别难抓。你得像猎狗一样天天盯着,消息灵通,还得祈祷公司别爆雷。反正我是耗不起那个精力。
现在老老实实调整策略了:要么研究透某个行业挑龙头(虽然贵点),要么干脆搞点指数ETF,省心。 再让我费老大劲去扒拉5块以下的股票?算了,不如陪我媳妇去菜市场砍价来得实在!这教训,够我记好一阵子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