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盯着基金账户犯愁
上周五我打开基金账户一看,那只科技基涨得还行,可旁边新弹出个推荐基金,净值贼低!心里直犯嘀咕:是不是该买点便宜的,等它翻倍赚更多?这念头挠得我吃饭都不香了。
走老路吃大亏
这事儿我吃过苦头。前年就是被“净值低”忽悠了。当时手里有点闲钱,银行经理一个劲儿推销某某新基:“一块钱一股老便宜了!建仓期潜力巨大!” 我听得两眼放光,把准备换车的钱砸进去小十万。
- 结果掉大坑里了:新基金建仓慢悠悠,眼看着大盘蹭蹭涨,它跟乌龟似的挪,熬了仨月才涨了0.5%,气得我拍桌子。
- 赎回更亏:想换个基,发现赎回费吞掉一大块肉,算下来倒贴钱,哭晕在厕所。
那次经历教我做人:便宜没好货!
踩坑后琢磨出门道
赔了钱才肯静下心学。翻书看大V分享,自己拿真金白银试,总结出三条土法子:
- 第一个土招:看业绩别瞅脸。现在买基,我先把净值高低扔一边,翻它三年以上的老账本。上周筛出来两只医疗基,一只净值2块8(年化涨15%),另一只净值7毛(年化才5%),闭眼选了贵的那个。
- 第二个土招:问清楚才掏钱。看到“便宜”的新基也不冲动,直接打客服追着问:基金经理以前管过啥?这钱主要买啥股票?前天问清楚一只新基主要搞新能源,刚好符合我布局方向,才敢小额试水。
- 第三个土招:指数基金当米饭。选主动基太费脑细胞,现在我把一半资金转投指数基金。就拿沪深300来说,管它净值几块钱,只要费率够低、跟踪指数没跑偏就成,安心当存钱罐。
现在心态稳多了
昨天又有朋友问我:“你看这只基净值才0.9,能抄底不?” 我直接把账户收益甩过去(虽然不多)。现在买基就抱着“买菜”心态:不贪便宜货,先看品质好不好,贵点但靠谱就值。净值?让它见鬼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