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扒拉手机看到博时基金新闻,突然好奇这些董事总经理到底挣多少。金融圈总说年薪百万,可具体咋回事谁都没细说过。我先翻开证监会的公开文件库,结果全是法规条文,连个工资条影子都找不着。
硬啃年报挖线索
直接搜"博时基金 薪酬"毛线都没有,干脆翻他们家年报。在官网下载了整本PDF,瞪着眼睛找"董事报酬"栏目。2022年报表里真有段话:"董事总经理、高级管理层薪酬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核定",说完就没了!具体数字像被狗啃了似的缺一大块。
接着扒拉股东方年报,发现招商证券2022年报告提了嘴:"重要子公司关键管理人员报酬合计1.38亿"。掏出计算器按了半天,博时基金当年7个董事加高管,就算全从这笔钱里分,人均都逼近2000万了。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刚算出这个数,炒股十年的老同学突然微信狂闪:"你查他们工资?我前领导跳槽过去当部门总监,去年年终奖这个数!"他发了个表情包:青蛙比"八"字手势。我回:"八十万?"对面秒回:"乘以五!人家拿完就付了深圳湾豪宅首付!"
金融圈薪资的黑色幽默
晚上跟银行朋友撸串,聊起这事他直拍大腿:"基金公司发钱跟搞地下工作似的!"他掰着指头数:
- 合同里写的月薪就两三万糊弄鬼
- 年终奖用其他公司名义转账
- 递延奖金直接买成保险产品
<
最绝的是去年他们行帮某基金高管做抵押贷,那人月流水显示工资3万2,反手就押了套价值九千万的别墅。银行风控憋半天问:"您还有其他收入?"人家慢悠悠亮出私募股权证明:"主要靠炒股赚点小钱。"
回家路上越想越觉得魔幻。明面上高管年薪顶天百万出头,暗地里却能把《个人所得税法》玩成迷宫逃生指南。难怪金融街的猎头们都说:"别信合同,金融圈认钱不认年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