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养鸡的老把式,去年冬天我亏了一笔钱,就因为肉鸡买贵了。这事儿把我气得够呛,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得好好研究一下啥时候买最划算。我就开始动手了。
第一步:市场蹲点看行情
去年12月,我一大早就跑去批发市场。蹲在那儿跟老张批发商唠嗑,他告我,鸡价天天变,尤其是节假日前后。我拿了本小本子,天天记价格:早上价低点儿,但得抢;月底价高,因为货源少。我眼瞅着肉鸡从一块五涨到两块多,心里直骂人。
我还不放心,又去找了隔壁村的养殖大户老李喝酒,灌了他几杯。他才夏天鸡饲料贵,价也高;秋冬鸡肉需求大,买家抢着要。我拍了大腿,原来季节才是大头戏。
第二步:记笔记和对比
开了春,我自己试买了几波。挑了个清明前,买了50只鸡苗,本想着节日好卖。结果,价格不降反涨,亏了百把块。我又试五一后,买了100只,这一回价低多了,净赚三百。
我把这些乱糟糟的数据整理出来:
- 避开节假日:过节前价高得要死,像五一、春节,批发商都往上抬。
- 盯季节:夏天鸡难养价高,冬天鸡好卖价低,但得早下手。
- 月底去逛:好多养殖户抛货,便宜得像捡漏。
第三步:搞个试点大测试
上个月,我豁出去了,拿两千块当学费。五一前一星期,跑去市场,结果排了老长的队,鸡价飙到两块八。我强忍着买了50只,心知肚明得赔钱。
等了半个月,鸡养大了,市场行情转淡,鸡贩子压价收。我一算,赔了快两百。气得我直跺脚:这就是瞎买的教训。
我还不死心,六一过后,挑了个下雨天去的,人少还价狠。砍到一块五买到100只,一个月后卖了,净赚五百。这回总算找对门道了。
得出窍门
折腾了这一圈,我明白过来:肉鸡买得巧,就是躲开节假日,盯月底和季节尾巴。夏天少买,秋冬多屯。现在我把这招教给大伙儿,省得瞎折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