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早上泡了杯速溶咖啡,顺手点开炒股软件,红红绿绿的数字蹦得我眼花。弹幕突然刷过一句“蓝筹股买上证50还是沪深300?”直接给我问懵了——这俩名字听着像双胞胎!去年我也栽过这坑,白花花银子交的学费可不能浪费,干脆把实践笔记翻出来捋一遍。
第一步:查资料查到头秃
键盘敲烂搜了半天,满屏都是“大盘股”“核心资产”这种车轱辘话。气得我把瓜子壳摔进垃圾桶,干脆自己动手。先扒拉出手机银行APP,点进基金页面找线索:沪深300底下小字写着“包含沪深两市300家巨头”,上证50标的后面跟着“沪市50只大块头”。这时候心里咯噔一下,敢情这俩根本不是一码事。
第二步:掏纸笔画表格
抓过儿子丢桌上的算术本撕了张纸,左右画两栏做对比:
- 家底厚度:沪深300选了300个“班里前三排的高个子”,上证50只要沪市前50名“体重超标的壮汉”
- 活动范围:上证50像蹲守上海南京西路的本地土豪,沪深300是满中国溜达的采购商
- 行业口味:上证50对金融地产爱得深沉(银行保险占半边天),沪深300跟逛菜市场似的啥都抓点(白酒家电科技雨露均沾)
画完表格往冰箱上一贴,端着咖啡杯盯着看了十分钟——终于瞅明白了,这俩根本是堂兄弟!
第三步:真金白银试水
去年三月拿五千块当学费实操:两千五扔进沪深300指数基金,两千五塞进上证50ETF。头半个月天天盯着涨跌,差点把手机屏幕戳出洞。熬到六月份发现个乐子:白酒疯涨那会儿沪深300蹿得跟火箭似的,上证50跟老黄牛似的原地踏步;等后来银行股支棱起来,上证50才吭哧吭哧往上爬。
最逗是去年双十一:沪深300里的海尔当天涨了5个点(家电促销给力),上证50的重仓股工商银行还在那儿织布机式震荡。这时候彻底顿悟了——想喝白酒吃火锅就蹲沪深300,想跟银行保险死磕就守上证50。
现在当段子讲的经验
有回跟楼下炒股大爷唠嗑,人家直接甩出精辟“上证50是沪市亲儿子,沪深300是全国选拔的尖子生!”回头翻自己实操记录更乐了——当时怕上证50波动大,结果持有半年发现它居然比沪深300还稳当,敢情银行股真是定海神针。
新手要我说就记住三条:
- 钱包厚想躺平选上证50(尤其认准银行保险的)
- 想各行各业都沾点选沪深300
- 实在纠结?俩都买点儿当存钱罐呗!
现在看见这俩名字再也不怵了。上个月把俩指数成分股名单打印出来贴电脑边,买菜时扫到海天味业的酱油瓶子都乐——这不沪深300里的“油瓶子股”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