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没事干,翻手机刷到一篇财经新闻,说金融行业赚得挺猛,尤其证券公司。我就想,中银证券那么大的牌子,员工到底一年能拿多少钱?心里痒痒的,就决定亲自扒一扒这岗位待遇。平时我写博客,专喜欢分享这些实战玩意儿,给粉丝点干货。
怎么开始的
早上爬起来,先打开电脑搜百度。输入“中银证券员工工资”,结果蹦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论坛帖子写得特离谱,说年薪百万,有些说只够糊口,搞得我头大。我就骂了句,“这tm都啥乱七八糟的”,决定换个路子。
想起了个老同学,他有个亲戚在证券公司混饭。我立马掏出微信,翻聊天记录找到了人。发消息问:“兄弟,能帮忙问问中银证券普通员工一年收入咋样不?”等了俩小时,人家才回说:“这事儿敏感,问太多容易得罪人。”我差点骂街,但强忍着回:“行,不说具体也行,就说说大概情况。”
详细折腾过程
我那朋友发来点模糊信息,说基础岗位收入还行,但得看岗位级别。我心里琢磨,“这不靠谱”,又去翻知乎和豆瓣小组。花了一下午,挨个看评论,发现网友们七嘴八舌的:
- 有人吐槽,“证券狗就是表面风光,实际奖金不靠谱,淡季时喝西北风。”
- 也有炫耀的,“我哥在中银当经理,一年二三十万稳拿。”
- 还有人分析,“福利不错,五险一金足额交,年终奖占大头。”
看了上百条,我脑瓜子嗡嗡响。寻思着,“网上数据太水了”,干脆自己整理。拉出Excel表格,把碎片信息分类:
- 基本工资:多数人说5千到1万每月,看岗位。
- 奖金:年终奖时高时低,据说20%-50%年薪,搞市场行情的风险大。
- 福利:包饭堂、通讯补贴、节假日小礼物。
折腾到半夜,表格还没弄利索。急得我泡了杯速溶咖啡,点根烟猛抽。数据矛盾多极了,比如有个评论说“年收入十万起步”,另一个又说“入职新人才六万”。我气得直拍键盘,“这啥解析,全是坑!”
咋实现的
熬到第二天,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个招儿。我找了个本地财经记者朋友喝早茶。见面就抱怨,“网上搜的全是噪音,你记者圈有人脉不?”他嘿嘿笑,“这玩意儿敏感,但哥们认识个内部HR,匿名聊聊还行。”
微信语音打通后,人家说不能说具体数字,只讲了个大概框架。回来路上,我把录音记下来:
- 普通员工收入看年份,一般10-20万年包,包括工资、奖金。
- 高级岗位多点,能到30万以上。
- 待遇嘛社保齐全,工作压力大,加班是家常饭。
数据总算有点底了。中午回家,我坐在电脑前噼里啪打字,把整理的结果写成博客草稿。又添了点个人观点,比如“这收入在高消费城市够活,但别想着暴富”。写完点发布按钮,心里美滋滋的。
分享出去后,粉丝评论炸锅了。有人说“博主辛苦,比网上瞎编的靠谱”,也有人骂“数据不精确,糊弄人”。我一看,直接回怼,“自己去试,查这事儿比搬砖还累。”后来反思,干啥折腾这玩意儿?半年前我跟风投简历去金融公司面试,结果人家嫌我年纪大踢出门。现在想想,写这博客算解气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