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上个月说起。那天半夜刷手机,看见个帖子说"不懂基金就别碰",嘿我这暴脾气就上来了。偏要搞明白这些基金公司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第一步:先抓名单
大清早冲了杯浓咖啡就开始翻资料。直接搜"国内顶流基金公司",结果跳出来几百个榜单。挨个比对后发现重复率最高的就这21家:
- 南方基金
- 华夏基金
- 易方达
- 汇添富
- 嘉实基金
- 后面还跟着广发、博时、富国...总共记满两页笔记本
笔头都写秃噜了才抄完,发现名字里带"天"字的公司居然占了三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连锁超市。
第二步:扒历史业绩
打开电脑就栽进坑里了。本想查这些公司五年收益率,结果每家官网数据展示得花里胡哨。有的要注册才能看完整数据,有的把业绩好的基金放大加粗,差的全挤在小角落。
气得我直接翻出计算器自己算:
- 找到他们规模最大的那只股票基金
- 截图2018年到2023年每个年底的净值
- 按计算器摁得手指发麻
算到第七家时发现易方达某只基五年涨了120%,手一抖把咖啡泼键盘上了。擦干净继续算完,结果惊人:三分之一的公司还没跑赢余额宝。
第三步:人工智障筛选
不死心搞了个Excel表,把管理规模、基金经理工龄、重仓行业全填进去。筛选条件刚设好"规模超千亿+五年收益超60%",表格瞬间只剩五个名字。
试着加了条"最近半年正收益",好家伙直接清零。放宽到年化10%,总算有九家公司勉强达标。
盯着屏幕发现个邪门现象:规模越大的基金公司,明星基和垃圾基差距越大,跟开盲盒似的。
整破防了
本来想写篇深度分析,结果越扒越懵圈。同家公司的新能源基亏30%,煤炭基却赚80%。看基金经理履历更迷惑,管医药基的经理原来是搞房地产研究的。
熬到凌晨三点突然顿悟:选基金公司不如选菜市场大妈,至少人家挑排骨是真本事。
现在笔记本还摊在餐桌上,老婆昨天嫌碍事要收,我一把护住:"别动!这可值好几百基金申购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